首頁 > 行業分析 > 淺談如何解決化工行業產能過剩的問題

淺談如何解決化工行業產能過剩的問題

日期:2009-8-31 9:13:23

 淺談如何解決化工行業產能過剩的問題

 

    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以來,我國一些化工產業產能嚴重過剩的問題暴露無遺。產能過剩說到底是結構性問題,解決結構性矛盾是行業發展的永恒主題,也是解決產能過剩的根本途徑。
                  
    石化行業是周期性較強的行業,由于其技術密集和資金密集、退出成本高等特點,必然造成石化市場周期性波動。2002年以后,在發達國家經濟復蘇以及中國、印度、俄羅斯等國經濟高速增長的帶動下,世界化工行業再次進入周期性發展的上升期。2004~2007年,世界化工行業處于景氣周期價格高峰,也是我國化工行業高速發展時期,其發展速度在化學工業歷史上是少見的,每年銷售收入增長30%~35%,利潤增長25%左右。巨大的市場空間和較好的盈利能力,刺激了行業投資,使國內化工裝置生產能力迅速擴張,造成部分生產能力過剩。而金融危機的爆發,又使產能過剩的問題凸顯出來。
                  
    過剩表現:結構性過剩和階段性過剩
                  
    目前我國電石、焦炭、甲醇、二甲醚、氮肥、磷復肥、'兩堿'、醋酸、聚氯乙烯(PVC)等行業產能過剩問題比較突出,開工率大幅下降。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數據顯示,6月份,純堿、燒堿、電石、PVC、甲醇、磷肥行業裝置開工率分別為83%、83.4%、78.4%、51.1%、44%、56%。2009年,預計尿素產能將達6300萬噸左右,產量在5300萬噸左右,總需求為4500萬噸左右,是歷史上尿素產能過剩最為嚴重的一年。另外,焦炭產能過剩在30%以上,二甲醚70%以上的產能閑置。
                  
    產能過剩表現為結構性過剩和階段性過剩。結構性過剩又表現在幾方面:一是原料結構不合理,如油頭造氣要改變原料結構,天然氣造氣在條件成熟時也可適當考慮改為煤造氣,原料運距較遠的產品,要進行原料結構調整,減少原料運輸費用;二是產品結構不合理,大路貨多、高附加值產品少;三是技術水平落后,創新能力不足,企業競爭力弱;四是企業結構不合理,裝置規模太小,必然導致消耗高,能源效率低。階段性過剩主要表現為:在世界經濟發展較好的時候,比如2003~2007年,很多產品出現供應緊張,因此上了一批項目,但金融危機一來,這些項目就變成重復建設,導致現階段的產能過剩。盡管現在經濟正在恢復,但需要一個緩慢的過程,不可能一下子回到2007年的水平,那么現在過剩的產能就很難辦。
                  
    另外,還應該放在世界范圍內看待產能過剩問題。比如,今年上半年國內外甲醇成本差異巨大,導致國外低價甲醇大量涌入,尤其是以油田伴生氣為原料的中東甲醇大量進口,嚴重沖擊了國內市場。據不完全統計,1~6月份,中國甲醇進口總量達350萬噸左右,約占總供應量的40%。受進口甲醇沖擊,甲醇港口價格低于內陸。這說明,全球化工市場已進入相對過剩的時代,經濟全球化把世界市場緊密聯系在一起,獨善其身的發展思路已走到盡頭。
                  
    原因剖析:企業盲目發展與地方政府支持
                  
    由于資本的逐利性,前幾年企業對上項目有極大的積極性。站在企業的立場考慮,企業要做大做強,必須要有規模,有規模才有話語權。但僅以產能擴張來帶動企業發展,在金融危機到來時,就會產生嚴重后果。以電石法PVC為例,上世紀90年代中期,我國電石法PVC產能僅有130多萬噸,而進入2000年后規模擴張異常迅速,2001年達到160萬噸,2006年超過810萬噸,2008年則超過1050萬噸。今年以來,盡管國際原油價格一直走高,加大了乙烯法PVC的制造成本,但電石法PVC行情依然低迷。究其根源,產能過剩是根本的原因。
                  
    另外,地方政府為了GDP增長,鼓勵企業擴大產能。比如在煤資源產地,如果要得到煤資源,就必須要在當地上煤化工項目,而上煤化工項目就必須先上甲醇。目前,傳統煤化工產品嚴重過剩,以石油替代為目標的現代煤化工產業如煤制烯烴等剛剛起步,技術不成熟,尚處于示范階段,甲醇新的應用領域尚未打開,兩方面作用的結果導致甲醇產品嚴重過剩。比如,近年來,內蒙古、陜西、寧夏等地就因煤化工熱,新上甲醇項目約2000萬噸,大大超過市場容量。二甲醚的情況也是如此,2002年全國二甲醚總產能不到3萬噸,但從2006年開始,二甲醚產能以年均133%的速度增長,目前國內產能超過500萬噸,而2008年二甲醚的產量只有140萬噸左右,開工率不到30%,并且目前還有約500萬噸的裝置正在建設之中。
                  
    但這種嚴峻的形勢并未引起各地方政府和相關部門的足夠警惕。據了解,在已公布的十幾個省份《石化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中,一些地方仍對甲醇、焦炭、PVC、純堿、燒堿等項目進行了規劃。若實施這些規劃,產能過剩的問題不但不能解決,可能還要加劇。
                  
    解決途徑:執行產業政策淘汰落后產能
                  
    一是嚴格執行國家產業政策。各地政府應該嚴格執行國家產業政策,尤其要按照國務院今年3月發布的《石化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的精神規劃項目。目前各地政府手上資源很多,對于正確引導當地發展地方經濟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應統籌規劃土地、水、煤等資源,并切實保護環境,不符合政策的項目堅決不批,這是地方政府應該有所為、也能有所為的事情。如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已明確規定不再審批焦炭、電石和甲醇項目,但出于發展地方經濟和相互攀比的目的,近幾年還是有很多地方違規審批了一批項目,致使這些產品產能嚴重過剩。
                
    二是堅決淘汰落后產能。落后產能就是技術含量低、競爭力不強的產能。如果不下決心淘汰落后產能,很可能會進一步加劇傳統行業的產能過剩問題。由于過去幾年市場形勢一片大好,一些落后技術和產能紛紛開工生產,造成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這些落后企業很難經受住壓力的考驗,資金鏈也很難維持。金融危機導致市場形勢發生變化,將加快淘汰在高峰期維持盈利的落后企業,整個石化行業也將面臨新一輪的洗牌。目前中國磷肥工業協會已經出臺了《對磷肥行業產業結構調整的意見》,對磷肥企業將加強引導,控制新上項目,防止盲目擴張,并對缺乏資源、管理落后、污染嚴重的中小企業實行關停并轉,力爭經過3~5年的努力,使我國磷肥產業有比較大的改觀。
                  
    三是加強風險能力分析。目前經濟形勢發生了重大變化,企業在上項目時一定要保持清醒的頭腦,要清楚自己的競爭力,擴建、新建項目要統一排一下隊,重新評估,經濟效益要重新測算,有些新上項目在新形勢下要慎重決策。企業應吸取過去的教訓,在上項目時不應盲目跟風,不要把投資決策建立在分析出來的市場上,而應建立在可操作的上游原料成熟、下游市場成熟、標準健全的市場上。
                  
     四是要加大創新力度。當前行業結構性矛盾依然突出,傳統行業產能相對過剩與新技術、新產品創新能力不足的矛盾比較突出,各地新上項目存在領域集中、技術和產品趨同等問題。金融危機將導致我國石化企業向兩極分化,具有實力的企業在市場需求降低時期,應抓緊提高產品質量,實現技術創新和節能降耗,促進新一輪的結構調整。同時,也有可能促使我國石化行業進行旨在優化企業資產結構的兼并重組,通過產業升級提高自身的競爭能力。另外,作為企業自身必須要加強管理、降低消耗,提高原料利用率,增強企業內部核算,搞好內部挖潛,減少一切非生產性開支,處處精打細算,由過去以增加產量、提高效益為主,轉變為現在靠降低生產成本增加效益。
                  
    五是國家應建立退出機制。國家和各級地方政府應鼓勵企業轉產和落后能力的退出,要鼓勵大型企業兼并重組,對工藝水平落后的裝置進行改造,實現產業升級。對于退出行業的企業在土地、資金、稅收等方面給予特殊的優惠政策,使轉產的企業人員有適當的安排。
                  
    六是一些閑置產能可以考慮轉移到資源產地或產品需求地。基礎比較好的企業一方面可以到國外去兼并原油和天然氣、硫黃、磷鉀礦等企業,另一方面可在國內兼并產品同類型的企業或產品上下游的企業,以達到做大做強的目的。比如有的'兩堿'企業已將技術轉讓到發展中國家,如印尼等;錦西大化肥將裝置整體搬遷到新疆等,這樣可以解決部分產能過剩問題,以降低成本增加競爭力。
                  
    七是鼓勵上新產品、新技術的項目。產能過剩是指落后產能過剩,并不是說行業產能過剩就不再新上裝置。發展是永恒的主題,在市場好的情況下要擴大能力,在市場不好的情況下更要注重發展,不過重點不一樣。市場不好時要強調技術進步,要提倡以先進技術淘汰落后工藝,提高行業創新水平,提高行業競爭力。

 

摘錄:化工報

中國電石工業協會  版權所有    京ICP備19004746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502051034

電子郵箱:ccia00@126.com 電 話:(010)84885707 ,84885830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亞運村安慧里 4 區 16 號樓501室

日本道二区在线视频观看,久久精品免费精品视频,久久精品观看2020,九九热久久这里精品16
日本午夜一区二区三区影院 | 午夜福利院视频免观看在线 | 日韓無碼中文字幕 | 亚洲最大中文字幕 | 亚洲成AV人综合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乱码精品久久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