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堿行業低潮中艱難前行
中國純堿工業協會 王錫嶺
今年上半年,從數字上看國內純堿市場的表觀消費量比去年同期減少104萬t,實際需求量更是大幅下滑,市場處在產大于銷的困局中,產品價格直線下滑,目前已處于成本線以下。上半年全行業虧損,僅個別企業略有盈利。
從去年10月份到今年6月底,還出現了純堿工業歷史上從未有過的現象,即大型企業的困難程度大于中小型企業、氨堿廠的困難程度大于聯堿廠(由于化肥市場行情相對較好,大型氯堿企業因氯化銨產品的支撐,效益不至于太差)。
1.產能過剩
今年上半年全國純堿產量為888萬t,比去年同期減少7.7%,平均開工率為76.7%。其中,一季度產量為417.8萬t,同比減少11.0%,產能利用率為72%;二季度為471萬t,同比減少3.4%,開工率為81%。雖然二季度的純堿產量已接近去年前10個月的平均月產量,但2008年新增產能受需求減少的影響,未能發揮應有的作用。反觀市場需求則與去年有明顯差別,產大于銷的格局仍左右著市場,這也是上半年全行業虧損的主要原因之一。另外,從這
組數據還可以看出,20%左右的富余產能已對市場構成巨大的潛在威脅,這預示著在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純堿行業將無法擺脫產大于銷的困境。
2.需求下滑
上半年純堿主要下游產品產量不但沒有實質性增長,還略有下降。3月底,洗衣粉產量比去年同期減少1.2%,到6月底則同比減少1.8%;3月底平板玻璃產量比去年同期增長0.5%,到6月底同比減少0.1%;3月底日用玻璃產量比去年同期增長0.8%,到6月底則同比減少0.3%。7月份,以上3個產品同比、環比仍處于下降階段。下游主要產品產量的下降是純堿市場價格低迷,全行業虧損的又一主因。
3.出口受阻
上半年我國進口純堿大幅度增加,比去年同期增長988.6%。7月當月進口量已超過萬噸,同比、環比都超大幅度增長。上半年出口純堿數量雖然也在大幅增加(同比增幅24.6%),但出口價格明顯下降,降幅達24.47%,企業效益無法體現。
下半年 市場形勢尚無明顯改觀
國家采取的一系列保增長、擴內需政策措施的效果已逐步顯現,二季度GDP增長達7.9%,房地產漲價、股市反彈、平板玻璃庫存減少、汽車銷量增加就是例證,這些也為擴大純堿的市場需求帶來利好。
但另一方面,國內純堿的生產能力還在繼續增加,而出口受美國降價和印度特保調查的影響,增量和穩價均存在相當大的難度;氯化銨受全國氮肥、磷肥整體產大于銷的影響,銷售難度進一步加大。
綜上所述,下半年國內利好因素會拉動純堿的消費有所增長,但增勢和增幅都不會太強勁;純堿出口量、價雙降會對國內市場產生相當大的負面影響;氯化銨銷售旺季不旺,預示著10月以后難度將更大,將對聯堿生產企業產生重大影響。因此下半年純堿市場總體格局不會有顯著改觀,將與上半年相當或略好,氯化銨的銷售將比上半年更加困難。
轉變發展模式 助行業走出困境
純堿行業的這次低潮,是世界金融危機造成的需求減少和純堿產能過快增長兩個問題疊加的共同結果。世界金融危機只是使低潮提前了,產能增長過快才是這次低潮的根本原因。自2000年以來,純堿產能的增長超出了世界純堿工業的發展規律,1990~2008年我國純堿產量年遞增超過9%,而全球平均年增長率(包括中國)為2.3%,若不包括中國則僅為0.31%。更不可思議的是,2009~2012年還將有數量驚人的擬建、在建項目,純堿產能的增長速度大大超過了需求增長,巨大的產能將會在較長時間內使純堿市場籠罩在產大于銷的格局中無法自拔。因此,企業要正視現實,有充分的認識和準備。
純堿企業要走出低谷,最根本的是要堅持落實科學發展觀。首先,要依據客觀實際,轉變思想認識,轉變發展模式,把以擴大規模、增加產量為主的發展模式轉變為調整產品結構、提高產品質量、節約資源、改善環境、謀求持續發展。其次,要正視目前嚴重產大于銷的現實,順應市場規律,控制總量,營造產銷基本平衡的環境,減少虧損,積蓄力量,以利持續發展。其三,對市場低潮要一分為二地分析,一方面這對企業效益造成了重大影響,另一方面低潮期間生產負荷不滿也為企業煉內功提供了大好時機,企業應利用這個時機把苦煉內功提到最突出位置,提高技術水平、管理水平及企業整體素質,最終提高企業的競爭能力,實現持續發展。
中國電石工業協會 版權所有 京ICP備19004746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502051034
電子郵箱:ccia00@126.com 電 話:(010)84885707 ,84885830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亞運村安慧里 4 區 16 號樓501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