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陜西榆林地區電石出廠價2800~2900元(噸價,下同),內蒙古電石出廠價2850~2950元,寧夏電石出廠價2600~2700元銷售十分順暢。寧夏、陜西兩地的電石企業開工率超過80%,呈現多年來難得一見的淡季旺銷格局。”2月2日,陜西榆電陽光化工有限公司總工程師馬占玉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顯得十分高興。他指出,照目前的行情,電石毛利潤已經超過200元,類似榆電陽光公司等采用密閉電石爐、且實現了尾氣利用的企業,電石毛利可達300元以上,電石行業已經走出了金融危機的陰霾,將持續較長的牛市行情。
首先,馬占玉與其他電石及氯堿企業負責人在實地調查中發現:雖然現在已經是傳統的電石消費淡季,但全國各地企業普遍仍在開足馬力生產,且走貨順暢,幾乎沒有庫存。目前全國氯堿企業開工率已經由去年7~8月時的50%左右提升至80%以上,PVC出廠價自去年11月下旬突破6600元大關后,連續三個月維持在6600~7000元。近期更因電價和運價(油價和鐵路運價的上調)以及下游需求的放大,再度上漲了50~100元,呈現產銷兩旺的良好態勢。PVC是電石產品最大的用戶,該行業消費的電石占電石總需求量的75%左右,氯堿行業的復蘇和企業開工率的提高,將直接擴大對電石的需求,支撐并推動電石價格平穩上揚。
其次,今年是“十一五”最后一年,對于前兩年節能減排指標未如期完成的省份,今年節能減排的壓力會更大,必將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加大對落后產能的淘汰力度,減少電石、鐵合金、水泥等“三高”行業的產能和產量。以全國最大的電石生產基地內蒙古自治區為例,為完成“十一五”淘汰120萬噸落后電石產能的目標,該區已經出臺政策,計劃在今年6月底前,全部關閉區內1.65萬千伏安以下電石爐。目前,內蒙古自治區眾多小電石企業已經關閉,更多1.65萬千伏安以下的電石爐也將陸續停運,因此減少電石產量50余萬噸,此舉有利于電石行情的持續和發展。
再次,冬春季是枯水期,作為全國第五大電石生產基地的四川省,水力發電受到極大限制,而冬季又是取暖用電高峰期,電力供應的不足,嚴重制約當地電石企業的生產。調查發現,受電力供應緊張影響,目前四川省電石企業的開工率不足20%,使西南及長江中下游市場的電石供應短缺,抬高了電石價格,繼而推動全國電石價格走高;同樣受電煤供應不足和冬季用電量持續放大等因素影響,我國第四大電石生產基地的山西省,因電力部門頻繁拉閘限電,甚至直接給電石企業斷電,也嚴重影響了電石企業的生產,減少了電石供應,刺激電石走俏,價格高位運行或上揚。
最后,成本抬高支持電石價格持續走高。雖然自去年11月20日起,全國非居民用電價平均上調了2.8分/千瓦時,但不少地區,尤其電力供應比較充足的部分西部地區,為了鞏固經濟復蘇的基礎,提升企業的競爭力和開工率,實際上并未按期提高電價。不過隨著經濟企穩回升態勢的明朗,預計春節過后,工業用電價格將如實上調。按西部省份此次電價上調2.8~4.1元/千瓦時、全國電石綜合電耗3500千瓦時計算,電價上調后,電石企業僅電力成本就將增加100元以上。
另外,雖然受內蒙古當地停運了眾多電石爐,以及全國鐵合金、小氮肥企業開工率不足等因素影響,目前白灰、蘭炭市場供大于求價格難以上揚,但隨著全國電石企業開工率的提高和春節過后春耕生產助推小氮肥企業陸續復產,對白灰、蘭炭的需求必然大幅增長,將改變上述產品目前供大于求的格局,刺激其價格上漲。作為電石生產的主要原料,白灰、蘭炭價格的上漲反過來又會抬高電石企業的生產成本,推動電石價格繼續走高或維持高位運行。
馬占玉推斷,本輪電石牛市行情仍將繼續上演,并將持續到8~9月,而后在傳統的PVC消費淡季到來后,才會伴隨著需求量的減少緩慢走低。但由于下游房地產、塑料加工等行業隨國民經濟持續向好快速復蘇,即便到了今年四季度的產銷淡季,預計下游對電石的需求也不會明顯萎縮,全年電石需求量和價格將好于去年。
來源:慧聰塑料網
中國電石工業協會 版權所有 京ICP備19004746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502051034
電子郵箱:ccia00@126.com 電 話:(010)84885707 ,84885830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亞運村安慧里 4 區 16 號樓501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