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行業分析 > 電價上調將促高耗能產業重新洗牌

電價上調將促高耗能產業重新洗牌

日期:2010-6-7 10:02:03

電價上調將促高耗能產業重新洗牌

     筆者認為,現階段國內產業結構呈現幾大特點:一是產業水平總體低下;二是產業結構層次不合理;三是虛高度化;四是各地產業結構趨同,高耗能項目集中上馬,缺乏梯度優勢。從2007年開始,國內已經下定調整產業結構的決心,并已經有具體方案和措施出臺,但隨后金融危機的爆發,使這一過程不得不暫時擱淺。

  為何明知產能過剩還在繼續進行擴張

  地方利益和企業利益促使部分產能的重復建設。在2009年國內某省的招商會上,某位相關人士稱:“不上電解鋁今年的GDP目標就等于少了一條腿。”而恰恰也是在PVC產能嚴重過剩的同時,2009年西部地區也在大上新項目。如果完全投產,預計2010年后中國PVC產能將超過2000萬噸/年,產能閑置率將超過50%。

  應對金融危機時的扶持政策,也為這些高耗能企業繼續擴張所利用,成為擴張的最好理由。以青海為例,2008年10月青海地區對高耗能用電實行電費補助政策。盡管電價下調幅度不大,若以電解鋁為例,生產1噸用電量約為1.45萬千瓦時。若電價下調2分,直接折算生產成本可減少290元/噸。這樣好的條件,企業當然要擴張產能。

  用電量猛增,高耗能產業隱憂再次突顯

  據國家能源局公布的4月份全社會用電量數據來看,當月全社會用電量3394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3.1%,處于持續高位運行狀態。第二產業和居民生活用電繼續走強。1—4月全國發電設備累計平均利用同比增加157小時,接近2008年同期水平。

  筆者認為,高耗能產業快速增長仍然是當前全國用電量快速增長的主要原因,實體經濟還沒有恢復到之前正常水平。而用電量增加部分實際多數被這些高耗能產業所占據。據能源局數據顯示,比重最大的重工業用電量增速最快,4月用電量2113億千瓦時,同比增28.7%。難道金融危機一年之后經濟增長就再度達到頂峰?顯然沒有。

  電價上調成產業結構繼續調整重要風向標

  金融危機的突然發生讓剛剛展開的產業結構調整不得不臨時中止。但中止不代表取消。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宏觀行業數據,我國一季度GDP同比增長11.9%,全年目標僅為“保8”。這個數據說明兩方面的意義,一是國內經濟有重新過熱的風險;二是管理層完全有足夠的精力和空間,來對之前沒有完成的產業結構調整進行整治。可以說,二、三季度是調整產業結構布局和安排的最好機遇。

  上海市政府公布,自6月1日起,上海電價目錄表中離子膜燒堿等三類高耗能企業用電價格每年取消0.05元/千瓦時優惠。屆時國家將繼續對電解鋁、鐵合金、鋼鐵、電石、燒堿、水泥、黃磷、鋅冶煉8個高耗能行業實施差別電價政策,并將限制類企業執行的電價加價標準由現行每千瓦時0.05元提高到0.15元,淘汰類企業執行的電價加價標準由現行每千瓦時0.20元提高到0.40元,分兩年逐步到位。從上述政策中,我們可以看到國家治理高耗能產業產能過剩的決心。

  產業格局面臨洗牌

  以上海市電價調整方案為例。電石法PVC生產企業標準能耗為7000度電/噸左右,上調1分影響70元成本。如果按照0.20元每千瓦時低端標準計算,單噸生產成本將大增1400元/噸。而當前電石法PVC生產企業毛利空間,還不到300元/噸。可以想象,如果按照0.20元每千瓦時的加價標準計算,企業面臨的只有倒閉。

  但是,并非所有企業都將面臨此命運。以西北地區為例,充足的煤炭,石油,天然氣資源以及當地充足的光照條件,使得當地發展一體化產能具備較強優勢。以普通電煤為例,新疆當地原煤價格大大低于沿海甚至山西剩據中國煤炭信息網數據,2009年二季度某規格的電煤新疆地區坑口價格為170元/噸,而山西大同相同規格的品種坑口價則報到550元/噸水平,相差達到3倍。除此之外,一體化企業還省去了上網電價與銷售電價之間存在的價差成本。按照此成本生產的PVC,根本不可能與采用國家電網標準工業電價進行生產的企業進行對比。

  從這一點來說,煤電一體化企業具備太多優勢。尤其在電價即將陸續上浮的情況下,各地區依靠電網用電來進行生產的企業,無疑要比一體化企業增加更多的無形成本。尤其是一些規模小,離需求集中地較遠的企業,運輸的劣勢更加重了自身負擔。

洗牌過程必將遵循市場法則

  電價上調后,高耗能企業無疑面臨著巨大的成本風險和市場風險。一方面所采購的成本相比資源豐富,結構優勢明顯的競爭對手來說無疑高出很多;另一方面,企業在面臨市場競爭時能夠作出調整的空間很校無論是政策空間還是價格空間,余地都不大。客觀來講,這將加速這些企業之間的變革與調整。筆者認為,變革主要將發生在以下幾個方面:

  1.產業內和產業間重組并購

  由于產能嚴重過剩,具備多種優勢的企業無疑會借助產業結構調整政策和方針,擴大自身優勢效應。這可以是在規模上,也可以是在技術上。可以想象,門檻的提高將使得具備明顯技術優勢和資源優勢的企業更具發展空間和市場空間,上游企業會努力往下游拓展,而下游企業同樣存在延伸產業鏈的想法。發生在產業內和產業之間的重組和并購案例將越來越多。

  2.企業“巨無霸”將陸續涌現

  資源價格調整的過程中,唯有規模化和一體化企業受沖擊較校那些地處偏遠,離原料產地與消費集中地區路途遙遠的企業,將退出市場舞臺。而這些市場空間將留給有準備的企業集團。

  3.產業技術的進步

  技術的優勢是規模化所不可比擬的。資源成本的增加將迫使企業在自身技術上進行更高的提升。

  4.提升產業全球定價權

  中國國內有很多產業具備世界第一的規模,不管是需求還是產能。但是,規模相匹配的卻是眾多企業的嚴重分散化。與發達國家相比,分散化的經營直接導致中國在全球定價權中屢屢處于被動境地。無論是鐵礦石談判還是原油期貨價格,中國規模無法對全球價格施加相匹配的影響。而產業整合后,沒有紛亂的內部競爭和參與主體過多帶來的意見不一,中國企業將獲得更好的談判地位和結果。

  我們應當清楚的認識到,電價的調整是國家對于產業結構調整決心的一種體現。它并不會因為經濟形勢的改觀而停止。并且,電價的調整只是這些調整措施的一部分,甚至可以說只是序幕。高耗能產業格局,將在市場的范圍內完成潛移默化的變革。

文章來源:中金在線

中國電石工業協會  版權所有    京ICP備19004746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502051034

電子郵箱:ccia00@126.com 電 話:(010)84885707 ,84885830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亞運村安慧里 4 區 16 號樓501室

日本道二区在线视频观看,久久精品免费精品视频,久久精品观看2020,九九热久久这里精品16
亚洲精品欧美视频在线观看 | 日韩国产欧美制服中文 | 日本中文字幕免费高清视频 | 日韩精品在线观看视频 | 亚洲综合极品香蕉久久网 | 中文字幕在线乱码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