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行業分析 > 我國步入大乙烯時代,世界乙烯格局重塑

我國步入大乙烯時代,世界乙烯格局重塑

日期:2013-4-16 9:29:41
我國步入大乙烯時代,世界乙烯格局重塑
 
  2012年,我國乙烯裝置開工率觸底回升,一批新建和改擴建乙烯項目快速推進,繼續成為世界乙烯工業的熱點和亮點。到2015年,我國乙烯產能將達到2700萬噸。
  乙烯的生產規模、產量是衡量一個國家化工水平的重要指標。
  中國石油經濟技術研究院發布的《2012年國內外油氣行業發展報告》顯示,截至2012年底,我國乙烯新增產能140萬噸,總產能達1709.5萬噸,比2011年增長6.3%,位居世界第二位。
  2012年,我國乙烯裝置開工率呈觸底回升態勢,一批新建和改擴建乙烯項目(包括合資乙烯和煤制烯烴)快速推進,繼續成為世界乙烯工業的熱點和亮點。
  預計2013年我國乙烯產能繼續大幅增長,裝置平均規模進一步擴大,西南及華中地區產能占比迅速上升,布局繼續優化。未來幾年,我國乙烯產能繼續保持增長態勢,到2015年將達2700萬噸。
  我國乙烯工業發展三特點 產能增速加快、開工率下降、設備國產化程度提升
  2012年,我國乙烯工業產能快速增長,裝置大型化、煉化一體化程度進一步提升,但開工率有所下降,進口量有所增加,總體走勢呈以下三個特點:
  一是增速加快,乙烯總產能突破1700萬噸/年。
  建設大型化裝置、發展規模經濟,是國內外乙烯工業實現低成本發展戰略的有效途徑。統計數據顯示,100萬噸/年乙烯與50萬噸/年乙烯裝置相比較,噸成本可降低25%。
  截至2012年底,我國乙烯新增產能140萬噸,總產能達1709.5萬噸,比上年增長8.9%。一批新建和改擴建乙烯項目快速推進,其中大慶石化120萬噸/年乙烯改擴建工程和撫順石化80萬噸/年乙烯裝置,均實現一次開車成功,四川、武漢等地的煤制烯烴,以及浙江寧禾、陜西延長榆林等多個煤制烯烴項目在穩步推進中。
  2012年,我國共有24家乙烯生產企業、30套生產裝置(其中石腦油基制乙烯裝置28套),乙烯生產企業平均規模74.1萬噸/年,比2011年的68萬噸/年增加了6.1萬噸/年;乙烯裝置平均規模57萬噸/年,比2011年的56.1萬噸/年上升了0.9萬噸/年,高于世界52萬噸/年的平均規模。
  若不計算煤制烯烴和甲醇制烯烴裝置,我國石腦油裂解乙烯裝置的平均規模為59.2萬噸/年,單套規模達80萬噸/年以上的裝置有8套,合計產能774萬噸/年,占總產能的45%;單套規模60萬噸/年以下的裝置降至12套,產能合計263.5萬噸/年,占總產能的16%。
  二是我國乙烯開工率比上年明顯下降,乙烯產量再現負增長。2012年,我國乙烯產量為1490萬噸,比上年下降2.4%;乙烯開工率為93.5%,與過去幾年近100%的開工率相比明顯下降。全年乙烯開工率呈先降后升的走勢,在90%~95%。三季度開工率一度跌破90%,但四季度開工率止跌回升。
  2012年我國乙烯表觀消費量為1630萬噸,與上年基本持平,自給率為92%。
  從乙烯下游產品消費量來看,近年來乙烯消費量自給率僅為38%~48%,還存在較大的供應缺口。2012年我國乙烯進口量為138萬噸,比上年大幅增長31.4%。
  進口量上升的原因是多樣的。首先,今年亞太市場乙烯價格比國內市場低。其次,一些地方化工企業開始使用乙烯生產苯乙烯,取代了此前使用乙醇生產苯乙烯的工藝。再次,下游裝置擴大產能,增加了對原料乙烯的需求。
  三是設備國產化程度提升,乙烯原料趨向多元化。
  從裝置國產化程度上看,乙烯生產工藝中所用的大型裂解爐、裂解氣壓縮機等關鍵設備已實現了國產化。
  2012年10月,大慶石化年產120萬噸乙烯改擴建工程龍頭項目已生產出合格產品,實現了國內大型乙烯技術工藝包采用完全自主知識產權并實現完全國產化的目標。在撫順石化大乙烯建設中,國產設備達到72%,實現了關鍵設備乙烯壓縮機組的國產化,使我國成為世界上少數幾個掌握這一技術的國家之一。
  從乙烯原料上看,受資源限制,目前我國乙烯使用的原料以石腦油為主,其次是輕柴油、加氫尾油等。其中,石腦油占64%、加氫尾油占10%、輕柴油占10%,90%乙烯原料來自煉廠。原料的構成在目前或將來都不占優勢。
  豐富的煤炭資源加上烯烴市場巨大的需求量,使煤制烯烴項目具有一定的市場競爭力。隨著神華包頭等多個示范項目的投產,我國以煤等非石油基原料制乙烯的技術取得突破性進展。截至2012年底,我國共有煤制烯烴、甲醇制烯烴工業化裝置4套,合計烯烴產能218萬噸,生產聚乙烯56萬噸,聚丙烯162萬噸。
  乙烯工業未來發展三趨勢 產能快速增長、布局持續優化、煤制烯烴穩定發展
  預計2013年,我國乙烯產能繼續大幅增長,裝置平均規模進一步上升,西南及華中地區產能占比增加,乙烯布局持續優化。未來幾年,我國乙烯產能快速增長,到2015年達2700萬噸/年??偟膩砜?,未來我國乙烯工業發展將呈現以下三種趨勢:
  一是乙烯生產能力快速增長,外資權益產能繼續增加。2013年隨著四川、武漢等大乙烯的建成投產,我國將新增乙烯產能220萬噸,比上年增長12.9%,達1929.5萬噸。四川、武漢乙烯的投產標志著我國“十一五”開工建設的乙烯項目都已建成投產,乙烯年產量進一步上升并突破1600萬噸,乙烯自給率繼續提高。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擴大開放,獲得批準的中外合資乙烯改擴建和新建項目將陸續建成投產,外資在華乙烯權益產能,以及在全國總產能中的占比將繼續增加。因此,未來國內乙烯工業多元化的市場主體格局將繼續深化。面對乙烯產能的快速增長,我國乙烯工業應努力提高國際競爭力,注重產品結構優化和提升,注重把握投資節奏和建設規模,把握供需平衡,避免出現投資過熱、投產時間過于集中和能力過剩等問題。
  二是乙烯布局繼續優化、產業結構繼續完善調整。
  2013年隨著西南、華中地區等新建及改擴建乙烯裝置的投產,我國乙烯布局將進一步優化。國家《乙烯行業“十二五”規劃》中指出,“十二五”期間,要繼續做強做大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石化產業群,建設中西部乙烯基地,改造東北地區乙烯工業。預計到2015年,我國形成3~4個產能在200萬噸/年以上的超大型乙烯生產基地,5~6個年產能百萬噸級大乙烯生產基地,大型化、基地化程度將進一步提升。
  我國乙烯工業還將繼續推進產業結構調整,以煉化一體化模式進行資源優化配置,提高煉油裝置和乙烯裝置的規模匹配度,加大煉廠干氣和輕烴回收利用力度,最大程度地利用煉廠副產品作為乙烯裝置的原料。另外還應注重優化系統內外的原料配置,努力實現原料輕質化、優質化和均質化,同時優化下游衍生產品的結構,提高附加價值。
  三是煤制烯烴將繼續發展,原料多元化和設備技術國產化程度進一步提高。以煤制烯烴、甲醇制烯烴為代表的煤制烯烴產業在綜合考慮煤炭資源、水資源、環境容量、交通運輸、經濟成本等方面的基礎上,繼續取得適度發展。預計到2015年,煤基甲醇制烯烴合計產能達600萬噸/年,占全國乙烯總產能的20%。在煉化一體化程度不斷提升、乙烯優質原料來源不斷擴大的同時,利用原油重質組分生產乙烯、丙烯也是原料多元化的途徑之一。
  我國乙烯工業將繼續提高設備工藝的國產化率,根據需要研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乙烯工藝技術,各項指標不斷優化。未來,我國乙烯工業將加強能源管理,努力降低消耗和加工損耗;優化乙烯裂解原料,加快乙烯下游產品結構的調整,使乙烯下游產品向品牌化、系列化、差異化、功能化、高性能化、高附加值方向發展。
  中東和北美地區新建乙烯裝置大多為100萬噸/年以上,世界新建乙烯裝置將更加大型化,乙烯原料更加輕質化、多元化,全球乙烯及衍生物市場競爭進一步加劇
  2012年,世界乙烯產能繼續緩慢增長,新增產能主要來自中東和中國。
  世界乙烯生產格局發生重大變化,中東超越歐洲成為世界第三大乙烯生產地區。乙烯原料延續輕質化、多元化趨勢,裝置開工率保持低位水平。受下游衍生物需求疲軟影響,乙烯需求增長幅度趨窄。廉價的乙烯原料,促使美國多家石化公司宣布新的乙烯裂解裝置投資計劃,俄羅斯、印度等新興經濟體,計劃大幅增加乙烯產能,乙烯生產新形勢將重塑全球石化生產和貿易格局。
  產能:中東超越西歐 中東地區以2500萬噸/年乙烯產能成為繼亞太和美國之后世界第三大乙烯生產地區
  2012年,世界乙烯產能繼續緩慢增長,從2011年的1.42億噸增至1.456億噸,增幅與2011年基本持平,新增產能主要來自中東和中國。
  2012年中東新投產項目均為2010年延遲項目,包括阿拉伯雪佛龍菲利普斯石化公司(ACP)和沙特工業投資集團(SIIG)在沙特阿拉伯朱拜勒建的一個120萬噸/年合資裂解項目和伊朗巴赫塔(Bakhtar)石化子公司——Kavian石化在建烯烴項目一期工程的100萬噸/年的乙烯項目。
  中國新增乙烯產能主要來自于中國石油大慶石化新投產的80萬噸/年乙烯項目和撫順石化新投產的60萬噸/年乙烯項目。
  2012年,世界乙烯生產格局發生新變化,亞太和中東產能繼續增長,世界乙烯產能重心繼續東移。中東地區以2500萬噸/年乙烯產能超越西歐(2490萬噸/年),成為繼亞太和美國之后世界第三大乙烯生產地區。
  預計未來隨著中東乙烯產能的不斷增長和西歐乙烯產能停滯等因素的共同影響,中東的領先優勢進一步擴大。
  2012年世界乙烯生產大國,以及全球十大乙烯生產商和生產廠座次沒有變化。美國仍是世界頭號乙烯生產大國,近3年產能保持不變,均為2760萬噸/年。中國乙烯產能位居第二名,伊朗的排名從2011年的第8名升至2012年的第7名。
  在生產商和生產廠方面,沙特基礎工業公司繼續占據世界頭號乙烯生產商的位置,其乙烯平均裝置規模達到90萬噸/年。而我國臺塑石化的麥寮乙烯廠,仍為世界第一大乙烯生產廠。
  原料:輕質化多元化 2011年~2020年,乙烷、LPG(液化石油氣)和液體原料的使用量將分別增加44%、14%和41%
  目前,世界乙烯原料繼續向輕質化、多元化發展。
  從世界各地區天然氣液體在乙烯原料中所占比例來看,北美地區最高,為84.3%,西歐和亞太地區分別為36.3%和32.6%,中東地區為77%。從石腦油在乙烯原料所占比例來看,亞洲和西歐分別高達60.1%和59.7%,北美地區僅為6.7%。
  而從長遠趨勢來看,世界乙烯裂解原料結構將繼續向輕質化方向發展。
  2011年~2020年,全球乙烯產量將增加5200萬噸,其中乙烷、LPG(液化石油氣)和液體原料的使用量將分別增加44%、14%和41%。
  與此形成對比的是,2001年~2010年全球作為裂解原料的石腦油需求年均遞減6.9%,2011年~2020年還將以2.3%的年均速度遞減。
  世界乙烯原料將繼續向多元化發展。
  以北美為例,該地區豐富的非常規天然氣資源為以輕質原料為裂解原料的美國石化生產商提供了充足的、具有價格優勢的原料。2012年,乙烷價格的走低,令美國乙烯行業盈利大增,從而刺激了石化生產商加大在美國的投資力度。而頁巖氣的開發,將使乙烷產量繼續增長,增速可能比乙烯產量略快。北美地區的天然氣價格將繼續低于原油價格,這將使北美以天然氣為原料的乙烯產業得到更快發展。預計2017年前,美國乙烯產能增長29%,達3560萬噸。
  在丙烷或丁烷的價格為石腦油價格90%的情況下,亞洲乙烯裝置運營商通常選擇LPG作為乙烯裂解的原料,如在韓國、日本和我國臺灣乙烯裂解原料中,5%~15%為LPG;在東南亞乙烯裝置裂解原料中,LPG所占比例高達20%。乙烯裝置運營商一般使用LPG/輕石腦油、LPG/全餾石腦油及LPG/重石腦油混合物做原料進行裂解。今后亞太地區乙烯原料會更加多元化,中國的煤制烯烴、甲醇制烯烴將繼續保持發展。
  市場:競爭加劇 全球乙烯工業將改變為亞太為主、北美次之、西歐和中東隨后的格局
  目前北美和中東乙烯產能占全球總產能的40%以上。未來幾年,隨著中國、印度等為代表的發展中國家石化工業的崛起和中東國家憑借其廉價資源優勢積極向石油工業的中下游領域拓展,全球乙烯工業將從世紀之初北美為主、亞太其次、西歐隨后的格局改變為目前的亞太為主、北美次之、西歐和中東隨后的格局。
  近年來非常規天然氣的開發成功及產量增長,也成為全球乙烯市場的新生力量。日前,在美國休斯敦召開的IHS全球石化大會上,IHS化學公司副總裁馬克·埃拉莫表示,原油和天然氣之間巨大的差價已令北美地區乙烷制乙烯的盈利能力再次凸顯。當前業界已達成共識,北美頁巖氣開發將影響未來全球乙烯及下游衍生物的投資格局。
  隨著以區域經濟一體化為先導的經濟全球化進程的推進,中國乙烯工業在原料缺乏成本優勢的情況下,既面臨著以常規、中低檔產品為主的中東乙烯工業的沖擊,又面臨著以功能化、差別化、高附加值、高檔產品為主的美國和日本等發達國家,以及韓國、我國臺灣等國家和地區的競爭。
  面臨多重壓力,中國乙烯產業整合、業務優化及向高附加值、差別化產品的戰略轉型將不可避免。
 
  2013年,世界乙烯產能將繼續增長,新增產能高于2012年,達510萬噸,產能集中在亞太和中東地區,預計突破1.5億噸。到2016年,全球乙烯產能達1.732億噸。
  與此同時,2013年,受經濟發展影響,世界乙烯需求預計呈緩慢上升態勢,乙烯裝置開工率保持低位水平。受當地乙烯需求增長緩慢的影響,西歐和亞太部分地區乙烯生產商的投資著力點將放在降低成本上,注重提高裝置的能源使用效率及配套水平。中東和北美地區新建乙烯裝置大多為100萬噸以上,世界新建乙烯裝置將更加大型化,乙烯原料更加輕質化、多元化,全球乙烯及衍生物市場競爭進一步加劇。
  隨著頁巖氣的勘探開發進程不斷加快,頁巖氣制乙烯的比例也將不斷增加。

中國電石工業協會  版權所有    京ICP備19004746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502051034

電子郵箱:ccia00@126.com 電 話:(010)84885707 ,84885830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亞運村安慧里 4 區 16 號樓501室

日本道二区在线视频观看,久久精品免费精品视频,久久精品观看2020,九九热久久这里精品16
日韩中文字幕中文有码 | 亚洲αV欧美αV一区 | 日韩在线视频黄 | 亚洲欧美国产免费综合视频 | 亚洲综合在线日韩欧美 | 强奷乱码中文字幕熟女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