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木電石產業何以做強做大
電石產業是神木縣的六大支柱產業之一,也是神木縣煤化工產業鏈的中間環節,在工業經濟發展中占據著極其重要的地位,在帶動上下游產業協同發展方面起著無可替代的作用。2012年,全縣生產電石72.6萬噸,成為縣域經濟的重要支撐。
電石集團引領電石產業規模發展
電石產業在縣域經濟中占據著如此重要的地位,但是由于電石產業布局分散、爐型工藝不一、綜合能耗較高及等缺點,以及受到2008年金融危機、國家宏觀調控、產業政策約束、不平等電價等非主觀因素的影響,電石產業發展一度陷入困境。在此情況下,神木縣委、縣政府超前謀劃,強力推進電石產業整合重組;神木電石集團積極響應,深入市場調研,精心籌劃項目。經反復論證:政府和企業形成共識,只有通過組建集團公司,做大規模,抱團發展,降低成本,一致對外,從過去十個指頭單打獨斗到現在握緊拳頭面對市場,才能加快實現載能行業“規模化、一體化、集約化”的“三化”發展路子。
2010年6月18日,神木縣電石集團公司正式掛牌成立,電石是神木地方特色產業鏈的重要中間環節,它上接電力、蘭炭、下連聚氯乙烯、醋酸乙烯,是神木六大支柱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經過十多年的發展,全縣電石企業達30戶,電石爐總規模達60萬KVA(千伏安),生產能力達120萬噸/年,居全省第一。
神木縣電石集團組建后,按照縣上產業轉型升級的相關要求,在錦界工業園區整合建設了年產120萬噸電石資源循環綜合利用項目。2011年10月19日上午,神木縣電石集團120萬噸/年電石資源循環綜合利用項目舉行開工奠基儀式。120萬噸電石資源循環綜合利用項目的建設引領著電石走向規模化發展,邁出了神木電石產業優化重組的第一步。
筆者來到神木縣電石集團能源發展有限責任公司年產120萬噸電石資源循環綜合利用項目建設現場,看到到處都是一片熱火朝天的建設情景。
神木電石集團能源發展有限責任公司,屬于民營股份制企業,推動電石產業徹底轉型升級,促進煤炭資源就地轉化,實現資源循環綜合利用。
神木縣電石集團能源發展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趙旺雄介紹到,該項目占地面積1950畝, 建設規模除了年產120萬噸電石外,還有年產120萬噸白灰、120萬噸蘭炭、360萬噸精洗煤以及27億度利用尾氣、廢渣的發電量。趙旺雄說:“這個項目是省、市、縣‘十二五 ’期間的重點建設項目,最大的亮點就是節能減排方面,這可以給神木騰出110萬噸標準煤的環保指標,到時政府可以引進更大的建設項目。”
據了解,該項目分兩期建設, 一期工程投資32億元,于 2012年4月正式動工,已經全部竣工;二期工程投資28億元,2013年5月底建成并投產。截止2012年12月底,項目累計完成投資 24.8億元。
該項目建成后,預計年產值53億元,上繳稅費8億元。與我縣現年產120萬噸電石規模相比,每年節電4億度;回收利用18億標準立方米尾氣和54萬噸蘭炭末、煤泥、矸石,用于生產白灰、發電,能夠減少120億標準立方米煙氣排放、50萬噸粉塵污染,折合標準煤110萬噸,實現資源綜合利用效益6億元。在神木縣節能減排、低碳發展上將發揮巨大作用,并能安置3000多人就業,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雙贏。
神木縣電石集團能源發展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趙旺雄表示,電石集團全體股東,有信心把這個項目建設成為全國煤、電、化循環產業示范項目。
該項目占地面積1950畝, 總投資60億元。建設規模:電石120萬噸/年、白灰120萬噸/年、蘭炭120萬噸/年、精洗煤360萬噸/年、2x150MW利用尾氣、廢渣發電項目。項目分兩期建設, 一期工程投資32億元,建設電石60萬噸/年、白灰60萬噸/年、蘭炭60萬噸/年,精洗煤2x120萬噸/年, 150MW利用尾氣、廢渣發電項目和配套公附設施。2011年開工,2012年已具備投產條件。
政府幫助企業跨越轉型
近幾年,神木按照國進民不退,民營為主體,和政府創造環境,企業創造財富,人民共享成果的發展理念,多措并舉,不斷優化民營經濟的發展環境,全力支持民營企業做大做強,實現跨越轉型。
錦源化工有限公司位于神木縣錦界鎮,是一個致力于電石--聚氯乙烯產業循環發展的化工企業。2011以來,該公司為了實現產業升級,擴大企業規模;投資12.41億元修建新廠,計劃今年投產運行,但在今年年初,該企業在銷售上幾乎停滯,資金的運作也遇到了困難。但是在政府的扶持下,企業走出困境,迎來新機遇。
錦源化工總經理徐繼紅說:“今年我們給供電局的預交電費和當月用下的電費及時交不上,生產鐵合金分廠原材料貸款不能及時付費,影響到了生產;新建項目資金也不能及時到位,拖欠人家的工程款和原材料款也不能按時發放,影響到了整個工程進度。”
在全國經濟疲軟的大背景下,神木縣出臺了一系列經濟干預措施,幫助企業共度難關,錦源化工就是其中的獲益者之一。
錦源化工總經理徐繼紅告訴筆者,今年極度困難的時候,政府出面幫助他們向銀行貸了3000萬流動資金貸款,然后從財政上給他們補貼24萬元貼息(1-6月份),幫助他們降低財務費用,維持了企業的正常生產和建設。
錦界工業園區的利豐電石廠,是一個以電石生產為主,配套煤氣車間、白灰車間循環產業鏈發展的電石廠,在今年年初也遇到了原料成本增高、銷售滯后、資金短缺的一系列問題。
電石廠要運行,每個月的電費就成了公司的一塊心病,平均每噸電石用電成本價1617元,而每噸電石市場價是3000元,全年電費是5600萬元,企業要發展,虧損要彌補,這成了利豐電石廠的頭等大事。
劉曉軍對筆者說道,他們這個企業用電量比較大,每個月要用到1000多萬度電,去年4月份政府出臺用電獎勵,每度電獎勵兩分錢,公司每噸電石成本降低80元,照這樣下去,公司一個季度下來補貼資金要達到6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