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加大技術改造推動節能減排工作
近年來,全國工業深入開展技術改造工作,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抓住我國工業加速發展的重大歷史機遇,以加快發展為主題,以結構調整為主線,加大技術改造力度,大力推進自主創新和節能減排,努力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力保工業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各地工業在形成一批優勢支柱產業、一批具有較強競爭力的大型企業集團和一批知名品牌的同時,還不斷加大對節能減排的工作力度,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為下一步加快發展奠定了基礎。
山東省通過技術改造,鼓勵加大對節能減排的資金投入,加快淘汰了機立窯水泥、隔膜法燒堿、煉鋼小高爐、鋁自焙電解槽等一大批高耗能、高污染的生產工藝、生產裝備,同時引進大批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技術與裝備,并廣泛推廣應用,工業生產技術和裝備實現了脫胎換骨的改造,有力地促進了節能減排,推動了經濟可持續發展。如濱州渤海活塞公司實施的“鋁熔渣、灰及廢料資源綜合利用技術改造項目”被國家發改委列入2007年第二期國債專項,該項目實現了活塞在制造加工過程中產生的1.5萬噸廢料全部循環再利用,節約柴油1000余噸,預計新增銷售收入5.1億元。此技術具有極大的行業推廣價值。
2007年湖南省啟動實施“雙百”工程,即“十一五”期間,突出抓好百個對產業升級、效益增長具有重大影響的重點建設項目。在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加快企業自主創新步伐的同時,有效地促進了節能減排。截至目前,低能耗的輕工業類項目和裝備制造類項目所占比重由2007年的67%上升到2008年的71.6%。此外,在冶金、石化、造紙、建材等傳統重化工業領域,實施一批精深加工、高附加值、帶動性強的項目,促進了經濟發展方式的轉化和節能減排。如漣鋼,通過建設“雙百”工程項目,2007年完成7.5萬噸標準煤的節能量。株化的硫磺制酸項目建成后,預計每年可減少廢渣10萬噸、廢水40萬噸、廢氣3萬立方米。
天津市以結構降耗為根本,大力推進結構調整。嚴格執行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用能評估和審查制度,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堅決淘汰“兩高”和“五小”企業。以技術降耗為支撐,大力推進節能技術進步。加強節能技術改造,推廣節能新技術、新工藝和新設備。以管理降耗為保障,加強節能管理,嚴格用能審批,加強能源審計,實行節能問責。大力開展資源綜合利用。加快實施工業廢水、工業固體廢棄物、工業余熱余壓及廢氣、海水和可再生資源等八大資源綜合利用工程。到“十一五”末,確保工業萬元GDP能耗下降20%。
轉載:工業和信息化部網站
中國電石工業協會 版權所有 京ICP備19004746號-1
電子郵箱:ccia00@126.com 電 話:(010)84885707 ,84885830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亞運村安慧里 4 區 16 號樓501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