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技術改造放在工業發展的突出位置,促進工業內涵式發展
國務院在第37次常務會議通過的解決企業困難、促進經濟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中明確提出,要加快推進企業技術改造。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再次做了部署,提出中央財政要安排用于工業技術改造貼息的專項資金,支持企業技改項目。實踐證明,技術改造具有技術新、投資省、周期短、見效快、效益好的特點。一般來說,企業技改項目自有資金較充足,如果對貸款給予貼息補助,用少量的投入能夠帶動企業和社會大量的投入,拉動效應十分明顯,起到“四兩撥千斤”的作用。技術改造不僅是當前用投資拉動經濟促進增長的有力措施,而且是調整產業產品結構、提高企業競爭力的有效途徑。
技術改造不是低水平的擴張,而是注重質的提高。技術改造以質量品種、節能降耗、環境保護、改善裝備、安全生產等為重點,消除產業發展的薄弱環節和瓶頸制約。企業是技術進步的主體,也是投資的主體。只有堅持技術改造,不斷用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新材料改造提升,才能在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取得行業的領先地位。當前是實施技術改造的最有利時機,應當抓住原材料和設備價格下跌的機會,加快技術改造,為下一個周期的經濟發展打好基礎。近年來,不少省市一直堅持用地方財政支持企業技術改造,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用財政貸款貼息的辦法支持企業技術改造。中央財政將每年安排一定數額的工業技術改造專項資金。專項資金主要用貸款貼息的辦法,支持產業政策鼓勵類技改項目。重點支持國計民生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產業關聯度高的大企業、大集團和龍頭企業;有基礎、有市場,目前面臨特殊困難的企業;屬于“專、精、特、新”的中小企業等。工業和信息化部正在制定技術改造的指導意見,擬定技術改造投資指南。對于重點突出、示范帶動作用明顯的項目,采取全額貼息,其他需要支持的項目采取半額貼息。要統籌規劃,按照“改造一批、投產一批、儲備一批”的思路,搞好技改項目的策劃、儲備,建立完善重點項目庫。推行項目法人責任制,工程建設監理制、招標投標制和竣工驗收等制度。加強審計監督,適時開展專項檢查,確保專款專用。要充分發揮地方主管部門和行業協會的作用,匯聚資源,形成合力,共同做好技術改造這篇大文章。
轉載:工業和信息化部網站
中國電石工業協會 版權所有 京ICP備19004746號-1
電子郵箱:ccia00@126.com 電 話:(010)84885707 ,84885830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亞運村安慧里 4 區 16 號樓501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