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安全環保 > 陜西啟動“資源開發生態補償機制”  

陜西啟動“資源開發生態補償機制”  

日期:2009-10-19 10:12:39

陜西啟動“資源開發生態補償機制”  

   為保護生態環境和保持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能力,陜西省正式啟動了“資源開發生態補償機制”。從今年7月起,陜西省正式開征煤炭、石油和天然氣資源開采水土流失補償費,并從今年1月1日起補征。


   近年來,煤炭、石油、天然氣資源的大規模開發在促進陜西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也使原本脆弱的生態環境受到日益嚴峻的考驗。陜西省已探明石油、煤炭、天然氣資源大多分布在干旱少雨、生態環境脆弱的渭北和陜北黃土高原區域。尤其是陜西榆林煤炭重化工基地,煤炭資源埋藏淺、煤層厚,適合大規模機械化開采,但也易形成集中連片的采空塌陷區。根據陜西省水利部門調查,陜西省因煤炭開采直接造成的水土流失面積正以每年數十平方公里的速度遞增;陜北油、氣田開采排放的棄土棄渣達1.5億噸,年新增水土流失量1800萬噸以上。此外,資源開采還帶來地下水污染和地表植被破壞等生態問題。


   近年來,為減少資源開發對生態環境的不利影響,提高生態環境的承載力,陜西省委、省政府一方面著力調整能源產業的產業結構和產品結構,積極利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能源產業,努力培育風能、光伏等新能源產業,另一方面積極構建生態補償機制。今年初,陜西省出臺了《陜西煤炭石油天然氣資源開采水土流失補償費征收管理辦法》,按照此辦法,原煤陜北地區每噸征收生態補償費5元,關中地區每噸3元,陜南地區每噸1元;原油每噸征收生態補償費30元,天然氣每立方米0.008元。生態補償費將按照專款專用的原則,主要用于能源開發區和周邊區域的水土保持與生態環境建設,重點支持能源開發造成的區域性水土流失以及生態惡化地區的生態恢復。征收的水土流失補償費按照省40%、市縣60%的比例分配使用。據介紹,陜西省有意將生態補償機制逐步擴大到有色礦產和陜北巖鹽資源開采領域。


   有關專家表示,要落實“誰開發、誰保護;誰破壞、誰治理”的原則,陜西省率先啟動的資源開發生態補償機制具有積極的示范意義。

轉載:中化新網

中國電石工業協會  版權所有    京ICP備19004746號-1

電子郵箱:ccia00@126.com 電 話:(010)84885707 ,84885830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亞運村安慧里 4 區 16 號樓501室

日本道二区在线视频观看,久久精品免费精品视频,久久精品观看2020,九九热久久这里精品16
亚洲无线观看国产视频 | 亚洲乱码中文字幕小综合 | 制服丝袜中文丝袜点击进入 | 日本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一区二区 | 亚洲午夜精品国产自 | 色综合久久88色综合天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