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安全環保 > 什么是“三同時”制度?

什么是“三同時”制度?

日期:2009-2-4 18:14:38

什么是“三同時”制度?

 

三同時”制度是關于建設項目的環境保護措施(包括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設施及防止生態破壞的設施)必須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使用的各項法律規定。

  “三同時”制度適用于在我國領域內的新建、改建、擴建項目(含小型建設項目)和技術改造項目,以及其他一切可能對環境造成污染和破壞的工程建設項目和自然開發項目。實行這一制度,能有效地控制基本建設中產生的新污染源。

  “三同時”制度產生的背景是什么?

  “三同時”制度是我國從實踐中總結出來的具有中國特色的防止產生新的環境污染和破壞的重要措施。

  1972年6月,在國務院批準的《國家計委、國家建委關于官廳水庫污染情況和解決意見的報告》中,第一次提出了“工廠建設和‘三廢’利用工程要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的要求。“三同時”制度最早規定于1973年的《關于保護和改善環境的若干規定》。1979年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試行)》和1989年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在規定環境影響評價制度的同時,重申了“三同時”制度的規定。把“三同時”和環境影響評價結合起來,最大限度地消除和減輕了污染,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

  “三同時”制度包括哪些具體內容?

  第一,建設項目的初步設計,應當按照環境保護設計規范的要求,編制環境保護篇章,并依據經批準的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或者環境影響報告表,在環境保護篇章中落實防治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的措施以及環境保護設施投資概算。

  第二,建設項目的主體工程完工后,需要進行試生產的,其配套建設的環境保護設施必須與主體工程同時投入試運行。

  第三,建設項目試生產期間,建設單位應當對環境保護設施運行情況和建設項目對環境的影響進行監測。

  第四,建設項目竣工后,建設單位應當向審批該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環境影響報告表或者環境影響登記表的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申請該建設項目需要配套建設的環境保護設施竣工驗收。

  第五,分期建設、分期投入生產或者使用的建設項目,其相應的環境保護設施應當分期驗收。

  第六,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應當自收到環境保護設施竣工驗收申請之日起30日內,完成驗收。

  第七,建設項目需要配套建設的環境保護設施經驗收合格,該建設項目方可正式投入生產或者使用。

  違反“三同時”制度應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三同時”制度是我國環境管理的一項基本制度。違反這一制度時,根據不同情況,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如果是建設項目涉及環境保護而未經環境保護部門審批擅自施工的,除責令其停止施工,補辦審批手續外,還可處以罰款;如果建設項目的防治污染設施沒有建成或者沒有達到國家規定的要求,投入生產或者使用的,由批準該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的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責令停止生產或使用,并處罰款;如果建設項目的環境保護設施未經驗收或驗收不合格而強行投入生產或使用,要追究單位和有關人員的責任;如果未經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同意,擅自拆除或者閑置防治污染的設施,污染物排放又超過規定排放標準的,由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重新安裝使用,并處以罰款。

 

轉載:國家環境和保護部網站

中國電石工業協會  版權所有    京ICP備19004746號-1

電子郵箱:ccia00@126.com 電 話:(010)84885707 ,84885830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亞運村安慧里 4 區 16 號樓501室

日本道二区在线视频观看,久久精品免费精品视频,久久精品观看2020,九九热久久这里精品16
日韩欧美亚洲中文综合v日本 | 亚洲精品视频在线观看你懂的 | 日本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一区二区 | 亚洲欧美另类中文字幕在线 | 宅男666在线永久免费观看 | 午夜影视在线播放免费人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