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晶硅:前景光明 路途漫長
新春伊始,有兩件事情令多晶硅-光伏產業振奮!首先是《能源法》已經提交到國務院法制辦,預計今年將在國務院常務會議上審核,這將直接影響“十二五”期間國家能源政策的整體規劃。隨后,無錫尚德、賽維LDK、常州天合、林洋新能源、CSI阿特斯、南京冠亞等在內的太陽能電池生產巨頭們已將“1元/度”光伏發電成本的方案上交給科技部。這標志著光伏發電入網已經不再那么遙遠,這兩大利好無疑給予多晶硅-光伏企業一劑興奮劑!
2007開始,原油帶動整個原有能源體系整體成本飆升,在傳統能源行業價格震蕩的同時,新能源行業的代表行業多晶硅-光伏產業更是備受矚目--多晶硅-光伏產業漲幅達400%以上,從最初2005年的90美元/千克漲到2008年年初到最高400美元/千克左右,利潤的驅使,使得全球多晶硅產能急速擴張。隨著2008年經濟危機的到來,和炒作泡沫的粉碎,多晶硅從400美元/千克的高位下挫,到2008年12月,已經跌到100美元/千克上下。多晶硅企業在這一次經濟危機中受到劇烈沖擊!在加速多晶硅行業洗牌的同時,也加速了這個產業規范化。多晶硅-光伏發電入網,成為最好的解決辦法。
江蘇順大半導體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倪云達稱,目前順大生產的多晶硅產品應用到太陽能發電上已能實現1.8元/度的成本。“未來兩年左右時間,每度電的生產成本僅需1元左右,基本與工業用電差不多。”賽維LDK董事長彭小峰對于2012年光伏發電成本降到1元/度表示認可。他認為,因為原料成本快速下降,使光伏制造成本下降速超過預期。“2007年年底,歐洲一些國家的電價,如意大利、丹麥的電價就分別達到0.234和0.245歐元,折合人民幣超過2元。因此,考慮環保和電價不斷上漲等因素,當光伏發電成本降到1元/度或是1.5元/度,就可以與常規能源競爭。”
“阻礙行業成本降低的多晶硅暴利行情已難再現。”前述公司高管人士表示,多晶硅的成本約在30-40美元/公斤之間,加之新近技術進步,成本還會繼續下降,所以在光伏產品中占據成本70%的硅料難題不會成為1元/度光伏發電計劃的障礙。
假如真的多晶硅回落到30-40美元/公斤,那么對于新近上馬的多晶硅企業無疑是致命打擊,尤其是眾多多晶硅企業都有一定的風投參股,這無疑加大了企業的風險。那么企業如何應對這一挑戰呢?中國化工網資訊中心做過調查后發現,打造一條完整的多晶硅-光伏/半導體-太陽能產業鏈將會使得風險降低。我們發現如下現象:對于國內多晶硅、太陽能行業來說,90%原料來自海外,90%的市場也在海外。隨著多晶硅價格的暴漲,包括德國在內的其他擁有多晶硅生產技術的國家,也開始更在意扶植本國企業,這使得下游光伏企業的市場拓展變得更加困難。而下游原材料需求的降低對于上游生產企業來說,則無異于“釜底抽薪”。所以說:發展完善的一整條技術金屬硅-多晶硅-光伏產業鏈成為應對風險、提高效益最有效的途徑。
國內目前所采用技術有兩類,一類是引自國外技術,二是國內自有技術。國外技術主要是德國和俄羅斯為主,自有技術又以四川峨眉山半導體所為代表。日前,國家發改委已正式批復,同意在洛陽中硅高科建設多晶硅材料制備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并安排1500萬元國家投資補助資金。
我們欣喜的發現,隨著國家對新能源的重視,國家對多晶硅-光伏產業的支持正在增加,能源對于現代社會的影響不言而喻,在傳統能源領域,如石油、天然氣、煤炭等領域,我國并不處于優勢地位,然后新興的多晶硅-光伏產業,卻給我們提供一次全新機會。我們也期待著,國內多晶硅企業能夠在這一新興重要領域占據重要的地位;我們也相信國內硅行業前景一片大好,雖然目前道路漫長曲折,但我們終有一天會站在世界的前沿。
信息來源:化工新網
中國電石工業協會 版權所有 京ICP備19004746號-1
電子郵箱:ccia00@126.com 電 話:(010)84885707 ,84885830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亞運村安慧里 4 區 16 號樓501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