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十一屆二次會議在京閉幕 加強節能減排和生態環保工作
3月12日北京報道 全國政協十一屆二次會議在圓滿完成預定的各項議程后,今天在北京勝利閉幕。
會議通過了政協第十一屆全國委員會第二次會議政治決議。決議要求,加快發展方式轉變和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加強節能減排和生態環保工作,全面提高產品質量和安全生產水平。
截至3月8日下午2時,提案審查委員會共收到提案5571件,參與提案的委員1987人。
本次會議提案反映的熱點、難點問題相對集中。在經濟建設方面,委員們圍繞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等問題,提出要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建立健全擴大內需、拉動經濟增長的長效機制;加快自主創新和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有效實施十大產業調整振興規劃;加快新能源、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在生態文明建設方面,委員圍繞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等問題,提出要建立資源有償使用和生態補償機制,促進資源可持續利用;加強節能減排和環保工作,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實施農村清潔工程,改善農村公共衛生環境;加大草原治理力度,促進草原地區經濟建設與生態保護協調發展。
記者從大會提案組了解到,今年有關生態建設、環境保護的提案呈現出涉及范圍廣、提案質量高等特點。委員們結合“保增長、擴內需、調結構”大局,從經濟建設、城鄉建設、農業農村建設、科技等領域出發,為生態建設、污染治理建言獻策。《關于加強草原生態保護建設,促進牧區可持續發展》等提案,從草原保護開發利用統籌考慮,希望國家建立相應的長效機制,共同維護草原重要生態屏障,促進廣大牧民的民生改善。《關于加強社會主義新農村生態環境建設》、《重視加強西部小城鎮和農村環境治理》等提案,則關注日益嚴峻的農村環境形勢,提出要從轉變生產生活方式入手推動農村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生態補償問題也是今年提案的熱點,委員們提出的生態補償涉及生態公益林、草原、流域、水源地、自然保護區等領域,他們在提案中呼吁加強立法,建立補償長效機制,同時建議加強試點,研究與實踐并重。《關于請中央支持四川生態環境建設和資源開發綜合利用》等提案,呼吁為西部省區解決開發中的發展與環保難題,委員們希望國家加大政策資金支持力度,促進西部地區又好又快發展。
會議期間,來自科技、經濟界別的委員提出了《推廣先進適用技術促進節能減排》、《采用信息技術推動節能減排》等提案,希望關注深入開展減排所需的科技支撐建設。水污染防治、流域治理仍然是本屆委員們最關心的話題之一,《關于加強河流湖泊污染防治》等提案,呼吁有關部門適當提高污染物排放標準,嚴格控制高能耗高污染產業在流域周邊的發展。還有不少委員則看中了新能源發展的有利時機,通過相關提案呼吁國家給予光伏、風電產業發展更多的政策支持。
轉載:環境和保護部網站
中國電石工業協會 版權所有 京ICP備19004746號-1
電子郵箱:ccia00@126.com 電 話:(010)84885707 ,84885830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亞運村安慧里 4 區 16 號樓501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