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油田勘采將實現“零排放”
記者從江西省國防工業辦公室獲悉,由江西同方江新造船有限公司承建的兩艘國內首制海上油田多功能環保船已啟動建造,鋼板等相關原材料昨日已全部到位。該船集接收與儲運海上油田探井測試井液、海上油田溢油應急響應與回收等功能于一體,投入使用后,將使海上油田勘探開發實現“零排放”。
據了解,建設多功能環保船是中海石油(中國)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根據海上油田勘探開發的實際需求提出的項目,并由中海油能源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原基地集團)中海石油環保服務有限公司負責項目前期研究、投資建設和操作運營。今年2月初,江西同方江新造船有限公司中標該船的建造項目。
據了解,海上油田在勘探開發過程中,對有油氣顯示的探井都要進行測試。通常,探井測試液經過計量后,通過火炬臂直接燃燒。但在重質稠油含量較高的海上油田,如渤海油田,含有原油的測井液如果燃燒不充分,就會有污油滴落大海。為此,中海油天津分公司在2002年與海油發展碧海環保服務公司合作,采取了探井測井液“陸地無害化綜合利用”處理措施。然而,這種措施效果并不理想,增加了操作難度和作業費用,降低了勘探效率,也增加了溢油污染和次生污染的風險。據測算,僅2004年到2006年間,用這種方法渤海每口探井每測試一個層段平均增加200多萬元的直接處理費用。
據同方造船市場部經理沙杭梅介紹,多功能環保船借鑒了國外海上油田勘探開發“零排放”的經驗和做法,將勘探開發“零排放”與溢油應急響應的理念相融合,將接收與儲運測井液、溢油應急響應等功能集于“一船”。該船將測井液收于油艙內,就近運往具有處理能力的海上生產平臺進行處理,分離出來的原油可進入生產流程變成產品。一旦海上發生溢油事故,它又可以利用其先進的溢油應急設施進行溢油應急處理,相比其他溢油應急響應船可大大提高響應速度。此外,這種多功能環保船還可用于海上油田開發生產井投產前的排液、生產井的大修等。
據了解,該船總長68.05米,型寬16米,型深6.75米,設計吃水5米,預計2010年4月完工交船。
文章來源:中化新網
中國電石工業協會 版權所有 京ICP備19004746號-1
電子郵箱:ccia00@126.com 電 話:(010)84885707 ,84885830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亞運村安慧里 4 區 16 號樓501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