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能,石化行業長久之策
自6月1日起國內成品油價格每噸提高400元。雖然成品油漲價,在短期內將緩解國內石油供應壓力,但從長遠看,我國的能源緊張困境并沒有得到根本緩解,石油對外依存度在目前超過50%的基礎上還可能擴大。也許新一輪國際油價或國內成品油漲價所帶來的警示正是一個新的契機,石油和化工行業有必要以節能的視角,從更高遠的層面制定行業的可持續發展戰略。
在不到一年時間內,國際油價大起大落,給人們預測油價走勢增加了難度。今年初,世界銀行預計,今年油價將在平均每桶75美元左右。但摩根大通銀行則預計,今年油價平均有可能降至每桶43美元。而美林的預測則稱,過去幾年里,中國一直是全球大宗商品需求增長的發動機,如果沖擊美國、歐洲和日本的經濟衰退蔓延至中國,石油價格可能在2009年跌至每桶25美元。
這些預測其數據反差較大,但現在看來,世界銀行的預測更為準確。有分析認為,國際油價的迅速回升,說明全球經濟將可能復蘇。之前,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幾乎代表了全世界所有的能源消費需求,因此美國成了影響國際油價的主要因素之一。而由于我國、印度等發展中國家的經濟需要支撐了能源需求,今年以來國際油價一直緩慢上行。
近日,普氏根據我國近期公布的數據估算,今年4月我國的石油需求同比增長4%至3147萬噸。作為僅次于美國的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費國,4月是我國6個月來石油需求首次同比增長,而同期內全球石油需求下降了2.34%。如果美國經濟三季度出現正增長,國際油價受到經濟回暖氣象的影響,很可能繼續上漲,下半年有可能沖至每桶70美元。
盡管有人認為目前國際油價迅速攀升似乎底氣不足,但從長期看,能源市場需求大于供給。由于各種因素作用,能源市場價格與價值之間存在一定偏差,國際油價在每桶140美元之上或每桶40美元之下,都與實際供求情況背離。如果未來幾個月全球經濟能夠逐步從衰退中復蘇,國際油價可能會維持一個緩慢的反復走高局面。當然油價漲跌,取決于全球經濟前景。
就目前而言,對經濟狀況的感覺是影響價格的最大因素。實際上,對于原油出口國和進口國而言,無論油價是瘋漲還是猛跌,都是一把“雙刃劍”。最重要的是,油價應維持在一個雙方都能接受的價位,同時原油供應需要得到保證,只有這樣才能增強世界能源安全,而這恰恰是原油出口國和進口國在2009年將面臨的共同挑戰。
國際油價的迅速回升,也再一次提醒我們,我國不能重走發達國家曾經走過的那條高能耗、高污染的傳統工業化道路。有專家分析,如果按照發達國家過去走過的傳統工業化道路的能源消耗模式計算,從2000年至2020年我國實現GDP翻兩番,僅一次性能源消耗就將從13億噸至少增加到52億噸。這顯然是我國經濟發展不能承受之重。
有資料顯示,目前我國單位GDP增長的能耗,是美國的4倍,法國的7倍,日本的14倍,節能的潛力是客觀存在的。因此,抑制重工業對能源的過度使用才是當前的重中之重。國際油價持續攀升,不啻是一種提醒:降低能耗,改變產業結構的不合理狀態,是我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也是國內石油和化工企業贏得國際競爭的潛力所在。
信息來源:中化新網
中國電石工業協會 版權所有 京ICP備19004746號-1
電子郵箱:ccia00@126.com 電 話:(010)84885707 ,84885830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亞運村安慧里 4 區 16 號樓501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