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2015年建成國家循環經濟示范區
根據省政府今年制定的《甘肅省循環經濟總體規劃》,今后甘肅省將打造16條循環經濟產業鏈,培育100戶骨干企業,改造提升36個省級以上開發區,逐步形成覆蓋全省的各具產業特色的七大循環經濟專業基地,力爭到2015年建設成為我國循環經濟發展示范區。這是記者從近日在張掖召開的全省循環經濟工作現場會上獲悉的。
甘肅省自2007年12月被國家列為全國循環經濟試點省之后,省委、省政府把發展循環經濟作為全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根本出路和突破口,狠抓各項措施的落實,循環經濟工作取得積極成效。與2005年起步時相比,去年甘肅省萬元GDP能耗、萬元GDP取水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等指標降幅均達到10%以上,資源產出類指標、資源綜合利用類指標都有了10%以上的提高,資源能源的消耗強度和污染物的排放量大幅減少,廢舊資源也得到有效循環利用。
按照《甘肅省循環經濟總體規劃》提出的建成國家循環經濟發展示范區目標,今后甘肅省將突出抓好“一區七基地”的循環經濟總體框架建設:在蘭州、白銀建設以石油化工、冶金有色為主的循環經濟基地,在平涼、慶陽建設以煤電化工、石油化工為主的循環經濟基地,在金昌建設以有色金屬新材料為主的循環經濟基地;在酒泉、嘉峪關建設以清潔能源和冶金新材料為主的循環經濟基地,在天水建設以加工制造和電子信息產業為主的裝備制造循環經濟基地,在張掖、武威、定西建設以特色農副產品加工為主的循環經濟基地,在甘南、臨夏、隴南建設以林業、草業和中藥材等生態經濟為主的循環經濟基地。同時,以骨干企業為龍頭,圍繞資源的循環利用、節能減排和產業鏈延伸,培育發展相關及下游配套產業,著力打造16條循環經濟產業鏈。
為加快循環經濟發展步伐,甘肅省將完善包括財政、稅收、價格、金融、產業、技術等在內的綠色保障制度,完善各項配套管理法規政策和制度。嚴格落實建設項目合理用能、用水和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實行節能、節水產品認證和市場準入制度,加強用能設備強制性能效標志制度的實施。實行礦產資源開采回采率、采礦貧化率、選礦回收率、礦井水循環利用率和土地復墾率等指標準入管理制度,督促開采單位制定合理的開發利用方案,采用科學的開采程序、方法和選礦工藝。同時,積極爭取中央財政提高對我省發展循環經濟的財政支持力度,讓循環經濟型城市、園區、企業得到更多實惠。
文章來源:中化新網
中國電石工業協會 版權所有 京ICP備19004746號-1
電子郵箱:ccia00@126.com 電 話:(010)84885707 ,84885830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亞運村安慧里 4 區 16 號樓501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