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低碳之路是未來發展的必然選擇
“發展低碳經濟是解決氣候變化和經濟發展這一矛盾的根本出路。”在日前舉行的亞太低碳經濟論壇2009中國峰會上,國家發改委副主任解振華及多位專家學者共同表示,能源和環境問題已成為制約中國經濟快速發展的瓶頸,節能減排和低碳發展將是中國未來發展的必然選擇,中國低碳戰略轉型路徑愈發清晰。
低碳選擇符合國家利益
“發展低碳經濟已成為全球共識,同時也完全符合中國的國家利益,我國要大力發展低碳經濟。”解振華如此表示。
在解振華看來,“大力發展低碳經濟是我國未來發展的必然選擇”。
首先我國石化能源相對貧乏,發展低碳經濟,提高能源效率,能擺脫國家經濟發展對石化能源的過度依賴,只有發展低碳經濟才能從根本上提高我們國家能源安全的保障能力。
其次,走低碳發展道路,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是科學發展的基本組成部分和重要的環節,因此發展低碳經濟是我國戰略轉型的必然選擇。
第三,我國正處在工業化、城鎮化和國際化關鍵階段,要實現的工業化應走出一條依靠低碳經濟推動經濟發展,同時不斷降低溫室氣體排放的新型工業化道路。
最后,全球共同應對氣候變化的行動一旦催生全新技術和新的產業,必將引起低碳高技術和低碳產業的快速發展,這是全球應對溫室氣體增加帶來氣候變化的共同課題和挑戰。戰略轉型路徑清晰國家發改委應對氣候變化司司長蘇偉指出:“中國應繼續從調整產業結構、提高能效、發展清潔及可再生能源三方面積極應對氣候變化,發展低碳經濟。”而在全國人大環境資源委員會前主任委員毛如柏看來:“中國經濟實現低碳轉型是個復雜問題,要在六個層面有所突破。”毛如柏向記者描述了我國低碳戰略轉型的路徑。
“發展低碳經濟首先需要機制層面的創新,要將低碳經濟發展政策與已有政策體系更好融合,建立適合低碳經濟發展的政策機制、市場機制、技術創新機制、經濟刺激機制、人才培養機制以及低碳經濟的評估機制,給低碳經濟的發展模式推廣提供支撐。”毛如柏說,一是我國需要從經濟發展層面引入綠色增長理念,通過綠色稅收等措施,把支持綠色經濟增長納入到國家預算,鼓勵生態環境友好型基礎設施的投資和建設等。
二是要積極鼓勵技術創新,鼓勵低碳友好型技術的研究、開發和推廣與應用,加強低碳技術領域的信息交流。
三是消除低碳發展的融資障礙,通過能源價格的杠桿提高清潔能源的市場競爭力,加強對低碳技術的評價,為金融機構在低碳領域的投資提供依據。
四是加強低碳領域人才培養和機構建設。
摘錄:中國化工信息網
中國電石工業協會 版權所有 京ICP備19004746號-1
電子郵箱:ccia00@126.com 電 話:(010)84885707 ,84885830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亞運村安慧里 4 區 16 號樓501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