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要把能耗降下來
中國工程院院士聞立時:用硅烷法等新工藝取代改良西門子法,是中國企業趕超國際先進水平的一個絕佳機遇。前幾年多晶硅價格的飛速上漲給采用改良西門子法的國際多晶硅巨頭帶來了巨額的利潤,同時也使他們產生了創新的惰性。在上世紀80年代初,等離子體增強化學反應的方法在鍍膜行業已經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在上世紀80年代中期,微電子行業利用PECVD(等離子增強型化學氣相沉積)成功制作了非晶硅薄膜。然而,國際上的改良西門子法企業并沒有主動應用這些科研和產業化成果。中國企業如果能把握機遇,以低能耗、低成本的新硅烷法為突破口,就有可能在多晶硅產業國際競爭中后來居上。
江西賽迪公司顧問開發區咨詢中心咨詢師江華:
中國與國外存在的差距主要在多晶硅提煉技術上,國外的改良西門子法已經發展成熟,但一直為幾家大公司所壟斷,對中國實現技術封鎖。因此我們應集中科技資源,共同研發制定中國多晶硅產業的總體布局、技術路線、工藝方法、環保和綜合利用方案等,除獲得成熟西門子法生產多晶硅的工藝外,加大力度對流化床法、冶金法等多晶硅生產工藝的開發研究并針對不同的市場,形成多種工藝技術既相互競爭又各自針對合適目標協調發展的技術格局。
天威四川硅業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李忠:近幾年在多晶硅投資熱潮帶動下,各地建設的幾百噸甚至幾十噸產能的小項目,大多沒有實力投資建設高水平的環保和循環利用設備。隨著限排制政策的落實,那些規模大、節能減排措施好的企業將擁有更大的市場空間,有利于行業可持續發展和資源環境保護。我們建設了完備的資源循環利用設備,四氯化硅回收利用率達到99%,剩下的1%也通過堿液綜合,作為配套渣廠的生產原料,幾乎全部消化。同時還建設了國內多晶硅企業首套熱能綜合利用設備,將廢熱轉化為生產用的蒸汽,可節約20%的天然氣,綜合電耗進一步降低至180千瓦時/千克左右。
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理事長石定寰:目前我國對多晶硅領域的科研投入與國外相比差距較大,政策落地的關鍵,還是需要政府和企業進一步加大科研投入。
寧夏發電集團副總工程師盛之林:多晶硅產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是將產業鏈延伸到光伏產業后端。長期而言,多晶硅生產企業只有提高技術含量,不斷降低成本,才能在市場轉暖時,迎來新一輪的希望。從目前的市場行情來看,多晶硅生產企業的利潤依然可觀,多晶硅熱似乎仍未降溫,部分企業仍然在迅速擴大生產規模。但是由于我國對新興的多晶硅產業一貫是持扶持鼓勵態度,多晶硅生產進入沒有太多門檻,造成投資建廠遍地開花,部分多晶硅項目選址不合理,區域產業配置不合理,導致迄今為止無法形成相對完整的光伏產業集群,這對發展國內的多晶硅光伏產業十分不利。
來源:中化新網
中國電石工業協會 版權所有 京ICP備19004746號-1
電子郵箱:ccia00@126.com 電 話:(010)84885707 ,84885830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亞運村安慧里 4 區 16 號樓501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