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網訊 新材料作為21世紀三大關鍵技術之一,是我國各領域孕育新技術、新產品、新裝備的“搖籃”。這個最具發展潛力并對未來發展有著顯著影響的高新技術產業,不僅被國家列為戰略性新興產業,而且被認為是所有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基石。化工新材料作為化學工業中的高端產品,早已成為國際大型公司競相爭奪的制高點。
高技術產業的基礎
化工新材料的研發水平已成為衡量一個國家經濟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縱觀20世紀以來的發展歷程,每一項重大技術的突破和發展都離不開化工新材料的發展和進步。超純硅、砷化鎵的研制成功,直接導致了大規模和超大規模集成電路的誕生,使計算機的運算速度從每秒幾十萬次提高到現在的每秒千萬億次以上。無論是推進大飛機、高速列車、電動汽車等重點工程,還是發展電子信息、節能環保等重要產業以及低碳經濟的發展,都需要一系列關鍵化工新材料的支撐。
近年來,化工新材料及其產品在傳統行業升級、新興產業發展中的作用越來越大,已經成為高技術產業的先導和基礎。比如,風力發電中風機葉片使用的增強復合材料、太陽能光伏發電的關鍵材料多晶硅、發展電動汽車產業所需的動力電池材料、電子信息產業的顯示材料和背板材料等都是化工新材料。高速鐵路從路基防水到軌道減振、從車體到車廂密封、從接觸導線到內飾材料,新型高分子材料的身影無處不在。在航空、航天領域,材料科技更是發揮著決定性的作用,大型客機中復合材料的用量已經超過50%,“嫦娥一號”衛星和火箭90%的原材料和燃料都是化工材料,新材料儼然已成為現代航空航天業的“靈魂”。
創新實踐材料先行
過去新材料產業往往是依附于各個制造領域而存在,例如光電子材料的研發生產附屬于電子元器件加工制造業乃至于信息產業。這是由于我國制造業多是在引進消化吸收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即要制造什么樣的裝備決定了要研制什么樣的材料。這間接地導致了在不少領域,我國由于基礎材料工業的落后制約了下游產業的升級發展。
“一代材料,一代技術,一代裝備”,新材料領域的自主創新往往是其他領域開展創新實踐的重要前提條件之一。要發展新材料產業,必須“材料先行,應用帶動”。新材料從研發到數據齊全、工藝穩定的工程化一般需要較長的周期,新材料的開發設計需要未雨綢繆。否則一旦大飛機、航天飛行器等設計出來之后,就會出現“等米下鍋”的局面。
新材料產業只有走在下游產業的前面獨立發展,才能真正發揮出材料技術在自主創新中的基礎性作用。如今,新材料產業作為獨立的新興產業,其重要性被提升到戰略層面,這也是化工新材料發展的一個重大機遇。
盡快提高自給率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提供的資料顯示,以有機硅材料、有機氟材料、工程塑料、特種橡膠、生物基化工新材料等為代表的化工新材料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初步形成了一個新興的化工產業門類。據估測,2009年我國化工新材料的總產值超過了1000億元。但是由于受技術水平的制約,化工新材料又是中國化工產品中國內自給率低、最需要發展的領域。
為此,提高工程塑料、特種橡膠等重點產品的自給率,加快研制能滿足國家重大工程、重點項目需要的新材料、新產品已經時不我待。
有關專家表示,化工新材料發展應將重點放在提高關鍵技術和關鍵品種的保障能力;緊緊圍繞國民經濟建設重大工程,著力提高關鍵材料的自給能力;緊緊圍繞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著力提高材料供應持續發展能力上面。具體來說就是要發展新能源產業急需的電解質、儲氫材料、高效半導體用材等新材料;重點發展以滿足大飛機、國防軍工等需求為目標的特種工程塑料、高性能纖維、高性能阻隔材料、環境友好型阻燃材料等。此外,還應重點發展有機硅深加工、高性能含氟聚合物、高性能纖維、高效催化材料、功能性膜材料、生物基化工材料等。
來源:中國化工報
中國電石工業協會 版權所有 京ICP備19004746號-1
電子郵箱:ccia00@126.com 電 話:(010)84885707 ,84885830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亞運村安慧里 4 區 16 號樓501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