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化工項目應注重前期調研
近年來我國煤化工項目遍地開花,導致產能過剩,開工率不斷下滑。4月14日在重慶舉辦的2010中國煤化工產業戰略研討會上,業內專家指出,這一結果形成的原因比較復雜,其中一個重要因素就是煤化工企業在上馬新項目時不注重前期調研,而是盲目跟風,以致低效重復建設現象嚴重。
以傳統煤化工代表性產品甲醇為例。在經歷了連續6年的高增長之后,甲醇行業陷入了嚴重的產能過剩局面。2009年,我國1/3的甲醇企業完全停產,1/2的企業開工率不足50%。現代煤化工的狀況也很相似。據不完全統計,各地申報的煤制油項目總規模已超過4000萬噸,煤制烯烴總產能達2000萬噸,煤制天然氣達到250億立方米,總投資已經超過1萬億元。煤化工領域投資過熱狀況可見一斑。
中國氮肥工業協會原副理事長王文善告訴CCIN記者,與國外大企業上馬新項目前先斥資做充分的市場調研所不同,許多國內企業在爭先恐后的投資過程中不重視項目立項前的前期調研,對于原料價格、地理位置、交通運輸、周邊環境、市場狀況、管理水平等缺乏深入了解。許多企業的可行性研究報告形式上較為規范,但仔細比較就會發現各家做的基本一樣,在深度分析和針對性調研方面做得明顯不夠,為將來的危害埋下了伏筆。
王文善說,當下,許多地方政府關注的焦點是多上項目推動GDP增長,至于項目的實際效益如何則缺乏有力的考核。在這種急功近利心態的驅使下,有的地方官員催著企業盡快上馬新項目,使企業沒有足夠時間深入調研。
與會專家表示,煤化工企業應該安排充分的時間摸清工藝技術的先進性與穩定性,重視原料與水來源的可靠性與長期性,洞悉原料的品質優劣和價格走勢,調研當地和周邊市場的容量與趨勢,關注產品的儲存和運輸問題,并準確地核算項目的內部收益率。只有這樣,才能避免日后吞食自釀的苦果。
中國電石工業協會 版權所有 京ICP備19004746號-1
電子郵箱:ccia00@126.com 電 話:(010)84885707 ,84885830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亞運村安慧里 4 區 16 號樓501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