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和信息化部節能與綜合利用司副司長高東升28日表示,工信部在組織創建國家新型工業化基地,兩型企業創建工作中已明確提出循環發展方面的指標要求,下一步將積極配合有關部門研究制訂支持循環經濟發展的稅收等優惠政策。
在參加第十三屆北京國際科技產業博覽會“中國循環經濟發展高峰論壇”時,高東升表示,經過三十多年的快速發展,我國已成為資源消耗大國,環境問題越來越突出,短缺的資源,惡化的環境嚴重阻礙著我國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因此,統籌經濟發展與資源環境相協調,在發展中破解資源環境制約是我們面臨的重大挑戰。
數據顯示,工業是我國資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的主要行業,能源消耗占全國70%以上,二氧化硫和COD排放分別占全國排放總量的86%和37%,目前我國大中型鋼鐵企業水泥綜合能耗,以及氣體的油耗都比發達國家高10%到30%,有色金屬,非鋼鐵再生利用率近為20%,遠低于世界平均水平。2009年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116立方米,高于發達國家的平均水平,工業廢水排放占全國總量40%以上,仍有8%左右的廢水未達標排放。此外,隨著機電產品保有量的增長,廢舊機電產品不斷增加,目前廢舊手機及相關充電器電池每年產生的電子垃圾量高達兩萬噸。
因此,高東升指出,我國工業目前是典型高消耗,高排放,綜合利用率低的粗放發展模式。加快發展循環經濟,減少消耗,降低排放,提高循環利用率是轉變工業發展方式的一項緊迫任務,也是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必然要求。
他透露,未來工業和信息化部將從五個方面來推動工業的循環經濟發展。一是把發展循環經濟作為“十二五”工業發展的一項重要任務,納入規劃體系。二是突出重點領域,重點行業,加快提升循環經濟水平。“十二五”期間,要抓住鋼鐵、有色、建材、化工等高耗能行業全面提高工業節能水平,全面實施工業尾礦綜合利用規劃和再生有色金屬規劃,制訂并實施大宗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規劃。三是選擇產業鏈長,廢物產生量大的行業開展試點,探索循環經濟發展模式。四是加大循環經濟技術開發和應用推廣力度,“十二五”期間,要分類分行業提出技術需求,力爭突破一批重大的節能、節水、節材技術以及固體廢物再利用技術,再制造技術等,支持循環經濟發展。五是積極研究支持循環經濟發展的有關政策。工信部會同有關部門安排中央預算內技術改造投資時把資源綜合利用,再制造,再生金屬利用,固體廢物利用等作為支持的重點方向。
文章來源:廣交所
中國電石工業協會 版權所有 京ICP備19004746號-1
電子郵箱:ccia00@126.com 電 話:(010)84885707 ,84885830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亞運村安慧里 4 區 16 號樓501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