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善經濟開發區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
經過金融危機的洗禮,阿拉善經濟開發區的發展思路更加清晰、信心更加堅定,目前已走出金融危機的陰影,36家重點骨干企業全部進入滿負荷生產狀態。有數據顯示,開發區一季度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1.26億元,同比增長30.04%,占全盟的41.46%;工業增加值17.93億元,同比增長36.14%,占全盟的46.69%,呈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這是盟委、行署認真踐行科學發展觀,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和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以產業升級推動新型工業化又好又快發展的結果。如今,鹽化工、煤化工、精細化工、光伏產業、綠色生態產業五大龍頭正在帶動開發區循環經濟騰飛。
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后,阿拉善經濟開發區實體經濟受到不同程度的沖擊,企業普遍面臨產品庫存積壓、產品價格大幅下滑、貨款回籠困難等問題。盟委、行署從調整產業結構入手,主動出擊,制定了五項優惠政策破解工業發展難題。盟委書記王玉明多次深入開發區調研,現場研究解決突出問題,支持企業克服困難。通過采取減半收取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0種行政事業性收費,實施“五緩四降三補二協商”政策(開發區人事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對暫時無力繳納社會保險費的困難企業,在一定條件下允許緩繳養老、醫療、失業、工傷和生育五項社會保險費;階段性降低除養老保險外的四項社會保險費費率;使用失業保險基金為困難企業穩定崗位支付社會保險補貼和崗位補貼及使用就業專項資金對困難企業開展職工在崗培訓給予補貼;困難企業不得不進行經濟性裁員時,確實無力一次性支付經濟補償金的,在企業與工會或職工雙方依法平等協商一致的基礎上,可簽訂分期支付或以其它方式支付經濟補償的協議),為17家中小企業提供11186萬元擔保貸款等辦法,有效緩解了企業資金壓力,保證了企業的正常生產經營。
調整優化產業結構 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
阿拉善經濟開發區按照盟委、行署的安排部署,在扶持鹽、煤化工優勢主導產業進一步做強、做大的基礎上,著力提高高新技術產業、非傳統資源產業和現代服務產業比重,以大項目建設為載體,破解發展難題,走出了一條產業多元,梯級支撐,一、二、三產互動發展的新路子。
以中鹽吉鹽化集團為龍頭,去年組織實施了年產100萬噸聚氯乙烯二期工程,先后完成了18萬噸燒堿、20萬噸聚氯乙烯項目設備的安裝調試,64萬噸電石項目順利投產,106萬噸電石渣制水泥項目正在穩步推進。
以慶華集團為龍頭,煤化工產業方興未艾,內蒙古泰升集團組織實施了巴音敖包工業園主體項目,年產96萬噸搗固焦、年產300萬噸重介洗煤項目如期開工建設,目前已進入項目建設最后沖刺階段。
以內蒙古泰興泰豐集團為龍頭的精細化工循環經濟產業鏈正在形成。內蒙古紫光化工有限責任公司投資建設的年產3.5萬噸苯胺基乙腈項目一期工程于去年8月投入試生產,填補了全區天然氣化工空白。內蒙古瑞達泰豐有限責任公司年產5萬噸離子膜氫氧化鉀項目正在建設中。
以內蒙古金沙苑生態工程有限責任公司為龍頭進行的北灘開發建設拉開大幕,項目規劃總投資10億元,建設規模為15萬畝,主要建設內容為葡萄種植、優良牧草栽植、防風固沙林建設、規模化養殖、葡萄酒及牛羊肉加工與銷售、生態觀光度假旅游等。目前已累計投入資金1.2億元,種植葡萄1萬畝、牧草1萬畝,改良沙丘2萬畝,建成大型噴灌設施9架。年設計能力3萬噸葡萄酒廠一期工程地下10米酒窖已封頂,設備已采購到位。
以內蒙古鋒威新能源礦業有限責任公司為龍頭開工建設的年產6000噸太陽能級多晶硅工程目前已完成了一期工程的主體部分建設,精餾、還原、尾氣回收和后處理等工序及制氫、空壓、冷卻、消防、工藝廢料處理等附屬工程先后完工,已進入設備調試階段,一期工程竣工后可年產多晶硅1500噸。截至去年年底,開發區22個重點工業項目累計完成投資33.29億元,完成年計劃的133.76%。
發展高新技術產業 推動產業升級循環發展
以創建國家級循環經濟工業園為目標,阿拉善經濟開發區按照盟委、行署的戰略意圖,認真落實自治區黨委書記胡春華視察我盟時的重要指示,始終把優化、調整產業結構、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作為促進經濟社會平穩較快發展的突破口和有力抓手。
阿拉善經濟開發區目前已引進消化吸收國際、國內領先技術35項,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7項。鹽化工圍繞金屬鈉循環經濟產業鏈建設,建成的年產4.5萬噸金屬鈉生產線,成為世界最大的金屬鈉加工銷售基地。蘭太實業公司與中國原子能研究所合作承擔的國家863計劃項目核級高純鈉,以年產500噸居世界第一。內蒙古泰興泰豐化工有限公司3萬噸/年靛藍項目產能居世界第一。中鹽吉鹽化集團氯堿化工有限責任公司64萬噸/年電石項目產能居亞洲第一。蘭太公司年產5萬噸氯酸鈉項目、1萬噸氯化異氰尿酸、年產6萬噸三四氯乙烯項目、年產3萬噸ADC發泡劑項目單套產能居全國第一。中鹽吉鹽化集團擁有全國最大的機械化湖鹽場和全國最大的天然胡蘿卜素生產加工基地,100萬噸/年聚氯乙烯項目是全國最大的電石法生產PVC項目。其中離子膜法制燒堿工藝、片堿蒸發采用的溶鹽法蒸發、濃縮及制片工藝在全國最為先進,聚氯乙烯裝置轉化器單機容量居全國第一,PVC核心設備聚合釜是我國自行研制的首臺最大的PVC生產設備。內蒙古慶華集團20萬噸焦爐煤氣制甲醇項目工藝、單套產能均居全國第一。
2010年,阿拉善經濟開發區繼續推動產業循環、資源節約、環境友好、集約發展,組織實施新建、續建重點工業項目28個,總投資112.23億元,年內計劃完成投資34.4億元,1至3月份已累計完成投資3.25億元。今年,內蒙古慶華集團計劃投資18億元用于新建和續建項目,建設的10萬噸/年煤焦油加氫、5萬噸/年粗苯加氫項目,用以回收利用20萬噸甲醇項目弛放尾氣中的氫氣。煤焦油加氫裝置以煤焦油為主要原料,采用成熟的二段加氫及產品分餾工藝、先進的加氫催化劑、優化的換熱網絡,生產優質燃料油。粗苯加氫以焦化粗苯為主要原料,采用成熟的加氫及產品萃取蒸餾工藝,生產優質化工原料。10萬噸甲醇制芳烴項目總投資1.64億元,合成輕芳烴裝置規模為10萬噸/年,利用從廢氣中提取的甲醇為原料生產芳烴,進一步延伸了產業鏈條,提高了煤炭資源綜合利用率和附加值。內蒙古晨宏力集團年產10萬噸燒堿、3萬噸PVC、7萬噸糊樹脂項目,內蒙古泰升集團300萬噸/年重介洗煤、96萬噸煤焦化項目,內蒙古紫光化工有限公司3.5萬噸/年苯胺基乙腈項目,內蒙古金沙苑生態工程有限責任公司3萬噸/年葡萄酒加工項目等一批新型工業化產業項目已陸續投產和加緊施工建設。阿拉善經濟開發區今年又精選了內蒙古鋒威新能源礦業有限公司6000噸多晶硅項目二期工程等13個重點工業項目,作為發展循環經濟的重要突破口。在中鹽吉鹽化集團已有40萬噸PVC生產能力的基礎上,進一步延伸PVC后加工產業鏈條,今年投資1.32億元,開工建設12萬噸/年PVC后加工項目,進一步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著力提高科學發展水平,努力提升經濟社會發展的質量和效益。
來源:中國經濟網綜合
中國電石工業協會 版權所有 京ICP備19004746號-1
電子郵箱:ccia00@126.com 電 話:(010)84885707 ,84885830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亞運村安慧里 4 區 16 號樓501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