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細化工行業半年經營報告
企業:已走出危機陰影 但面臨更大挑戰
2008年下半年,金融危機在全球蔓延。受危機影響,國內精細化工行業遭受沉重打擊。特別是去年上半年,行業平均開工率最低時降到50%以下。近日,記者采訪了部分精細化工企業,他們普遍反映,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到今年上半年,主要產品經營情況已恢復到金融危機以前的水平,但下半年還將經受非常嚴峻的考驗。
上半年 家家過得都不錯
醫藥中間體:出口數量大大增加
我國醫藥行業每年約有2000種原料及中間體需要精細化工企業配套,年需求量在250萬噸以上。接受采訪的醫藥中間體企業表示,上半年企業的經營業績還不錯。
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主要從事醫藥原料藥、香精香料、食品添加劑、飼料添加劑等系列50多個產品的生產和銷售。該公司表示,今年國外市場對維生素的需求相對比較穩定,沒有大起大落,但由于上半年歐元匯率下跌較多,他們的競爭對手都在歐洲,所以在美元區的價格相應下降,他們的實際收入也就減少了。但相對于去年上半年來說,由于出口數量大大增加,所以總的來說,截至目前形勢還是比較好的。
遼寧奧克化學股份有限公司是以乙烯衍生的環氧乙烷為主要原料,以太陽能多晶硅切割液、高效混凝土減水劑和聚乙二醇等環氧乙烷衍生精細專用化工為主導產品的高新技術企業集團。據該公司董事長、總裁朱建民介紹,今年前4個月,奧克公司實現產量3萬噸,同比增長42%;銷售收入實現3.3億元,同比增長15%;利潤6267萬元,同比增長420%;實現稅金3603萬元,同比增長174%。
造紙化學品:成果轉化增長三成
2010年上半年,隨著金融危機的影響漸弱,我國造紙行業市場明顯回升。據中國造紙化學品工業協會專家預計,2015年中國造紙化學品市場規模將會達到500億~600億元。
蘇州天馬精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精細化學品專業生產企業。該公司主要生產AKD施膠劑等造紙化學品和氨基酸保護劑(A酯、A胺等)、保護氨基酸等醫藥中間體,是我國唯一一家掌握無溶劑法AKD生產工藝的內資企業。該公司的主導產品造紙施膠劑需求穩定增長。
杭州市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主要從事造紙化學品等精細化工產品的研究開發。據該院姚獻平院長介紹,在造紙化學品受金融危機影響表現低迷的情況下,杭化院綠色高新精細化工成果產業化基地——浙江杭化科技有限公司自主開發了多種迄今仍屬國內獨有的乙烯生產過程用助劑,產品經過不斷的升級換代,在行業內被廣泛應用。其獨特的應用技術不僅有效地解決了國內許多乙烯裝置的生產瓶頸問題,甚至使某些瀕臨停車檢修的裝置起死回生,目前該系列產品已覆蓋國內80%以上乙烯裝置。姚獻平院長透露,按目前的趨勢來看,杭化院今年成果轉化收入有望實現20%~30%的增長。
電子化學品:利潤增長幅度較大
國內電子化學品產值僅為全球總市場的10%,發展潛力巨大。國內企業在電子級玻纖、超凈高純試劑等占據低端市場;電容器化學品、膠黏劑、電荷調節劑、液晶化學品、液晶偏光片等取得技術突破并向中高端進軍。
浙江永太科技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國產品鏈最完善、產能最大的氟苯系列精細化學品龍頭企業。今年第一季度,該公司完成營業收入約為1.15億元,同比增長10.04%;實現利潤1193萬元,同比增長20.92%.
河南多氟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是全球最大的氟化鹽供應商。在氟化鹽綜合產能、產量和市場占有率等方面均居于同行業第一。今年上半年,該公司完成營業收入3.54億元,同比增長1.43%。
深圳新宙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國內生產電容器化學品的龍頭企業,該公司鋁電解電容器化學品市場占有率高達30%以上,牢牢占據國內第一的龍頭地位。同時,該企業也是國內唯一掌握了固態高分子電容器化學品和超級電容電解液核心技術并實現產業化的生產企業。新宙邦公司表示,按照2010 年上半年凈利潤4000 萬元測算,今年第二季度其凈利潤約為2800萬元,環比增長120%以上。
染料:銷售收入比較喜人
浙江龍盛控股有限公司是我國染料行業的龍頭企業。據該公司總工程師歐其介紹,1~6月,龍盛公司完成營業收入66.67億元,同比增長55.1%;實現利潤5.5億元,同比增長84%;實繳稅費2.48億元,同比增長8.9%。取得較好業績的原因主要有兩點:一是傳統主業化工產業持續穩定發展。公司多年來圍繞染料業務進行的產業鏈縱向延伸布局,體現出了整個化工產業的整合發展優勢,很好地抵御了外部經營風險;二是公司業務多元化布局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浙江東港工貿集團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生產經營活性、酸性兩大系列染料產品的民營企業。該公司有關負責人表示,到目前為止,今年的染料銷售基本還是可以的。主要原因一是全世界總體需求量的增加。二是德國德司達公司的破產導致其客戶需要尋求新的染料供應商。三是上海世博會沒有出現2008年北京奧運會期間的銷售淡季。
下半年 家家都有危機感
接受采訪的精細化工企業盡管表示上半年經營形勢已有所好轉,但對下半年的生產經營也充滿了擔憂。這些擔憂主要來自以下幾個方面。
人民幣匯率調整的影響:歐其表示,下半年的經濟形勢依然非常嚴峻,企業運營風險依然很大。從國際方面看,目前歐洲主權債務危機仍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世界經濟存在二次探底的可能,人民幣匯率調整導致匯率變動頻繁且幅度很大,給公司的運營特別是境外收購和采購帶來很大風險。
新和成公司表示,由于國內軟弱的需求,國內價格已大大低于出口價格,如果國內需求再不恢復,價格不反彈,勢必會影響剛剛穩定下來的出口價格。由于世界經濟恢復的反復性,加上人民幣匯率調整和匯兌損失、原材料漲價等,對出口比重大的企業的影響會進一步加深。
貿易壁壘制約:新和成公司表示,由于出口產能過剩明顯,國外客戶對產品的質量要求將會更高更嚴,市場貿易壁壘的制約將會加劇。
扶持力度遠遠不夠:一些精細化工企業認為,國內產品出口商檢費用較高,也延長了交貨時間。希望國家能加大對民營企業的扶持力度,特別對企業自主創新的獎勵力度,在降低稅收、簡化加速項目審批、增加資金補助和貼息力度等各個方面予以支持。同時建議國家對一些維生素E投資項目,不止是環保和安全上要把關,而且在是否重復建設和浪費社會資源上要把關。
杭化院院長姚獻平說,精細化學品是一種高技術含量、高產品附加值的產業,雖然自身的產業規模不大,但是它對相關產業發展所起到的推動作用,卻可以用幾何倍數來計算。越是經濟發達國家,精細化學品產業就越發達。如果地方政府僅僅因為它的產值規模不起眼而輕視它的價值,這對行業的發展是非常不利的。現在的情況是,政府部門不能說不重視,但是重視的程度還遠遠不夠。
歐其說,從國內形勢看,日益嚴峻的節能減排形勢將給公司化工業務帶來很大壓力,隨著國家新一輪的收入分配政策調整,企業運營成本將會進一步上升。希望國家在鼓勵企業的國際化運作和跨國收購方面出臺更多配套優惠政策,鼓勵化工企業“走出去”發展。
上下游產業鏈不協調:江蘇泰興金緣精細化工有限公司總經理楊沙表示,該公司主要生產精細磷化工產品,受上游黃磷產業的影響較大。7月上旬,云南省某黃磷生產企業在通過鐵路外運產品時,意外失火。由于事故原因尚未調查清楚,造成目前云南整個黃磷市場鐵路運輸停運。云南的黃磷生產量占全國黃磷總量的50%以上,此次事故給黃磷下游市場帶來巨大影響。現在,不僅金緣公司,江蘇、浙江、山東、河南等地部分磷化工企業已經停產。這種上下游產業鏈不協調的情況應引起有關部門的重視。
行業協會:國內市場漸熱 國際市場仍冷
記者通過對幾個主要精細化工產品行業協會的采訪,證明了我國精細化工領域具有勃勃生機,但得到的重視遠遠不夠。
記者采訪中國氟硅有機材料工業協會秘書長梅勝放了解到,目前國內氟硅有機材料行業已經走出了金融危機的困境。行業受金融危機影響最困難的時期是去年上半年,行業平均開工率最低時降到50%以下。從去年下半年開始,行業經濟運行開始好轉,到今年上半年,生產形勢好轉的勢頭加快。企業開工率提高,產品銷量和市場價格迅速回升。目前各類產品的市場價格水平比去年危機影響的最低點已回升了30%~60%,部分產品已恢復到2008年金融危機以前的水平。
梅勝放指出,下一步行業發展的主要任務,一是產業結構調整。一方面初級產品發展過快,如氫氟酸產量從2004年的30萬噸,逐年攀升至2009年產能已經達到130萬噸;聚四氟乙烯從2002年產能1.6萬噸,到2009年達到5萬多噸,短短幾年增加了3倍多;氟橡膠從2002年到2009年產能增加了八九倍。另一方面,高附加值的含氟精細化學品如含氟表面活性劑、含氟液晶、含氟醫藥等產量卻十分有限。二是提高生產利潤率。由于不少企業處于產業鏈的低端,而且氟化鹽、制冷劑等產品大體雷同,自我惡性競爭,導致出口產品價格低廉,企業利潤率低下。金融危機后,聚四氟乙烯售價每噸由4萬~5萬元一度下降到3萬元,聚全氟乙丙烯每噸由10萬多元下降到7萬元左右,氟橡膠由每噸10萬元下降到6.5萬元,企業利潤率不足5%。
據了解,迫于國外壓力,最近我國取消了螢石出口配額,只是對出口加征15%的出口關稅。梅勝放擔心這恐怕又會造成國內寶貴的螢石資源大量出口,同時助長國內有水快流式的粗放式發展,影響產業向下游深加工的精細化工方向發展。他認為,我國政府完全有必要對其實行適當出口配額控制管理,不應受WTO規則的影響。氟硅協會將向國家有關部門打報告,申明和強調這一訴求。
關于染料工業,中國染料工業協會秘書長田利明告訴記者,今年1~6月,我國染料產量基本上恢復到2007~2008年上半年的生產水平。根據中國染料協會上半年統計數據分析,我國主要染料、有機顏料生產企業的產量同比增長顯著。浙江、江蘇、山東等染料主要產區增長勢頭良好,對整個行業的回升和穩步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是產量穩步增長。1~6月,全國染料產量38.5萬噸,同比增長了8.2%;銷售收入103億元,同比增長了20.6%。產量基本恢復到金融危機前的生產水平,但產品銷售收入有所下降。
二是出口量和出口創匯同比保持增長勢頭。1~5月,染料完成出口11.34萬噸,同比增加30.8%;出口創匯完成4.8億美元,同比增加44.3%。上半年染料出口量和創匯額環比基本保持了小幅增長趨勢,但增速比較緩慢。同染料相比,有機顏料的出口同比增長幅度更大。1~5月,全國有機顏料出口6.2萬噸,同比增加48.8%;有機顏料出口創匯近4億美元,同比增加57.4%。
三是染顏料進口量同比大幅提高。海關統計數據顯示,1~5月,全國染料進口達到2.2萬噸,同比增加約30%;用匯1.8億美元,同比增加32.5%。有機顏料的進口增長幅度比染料還大。1~5月,有機顏料進口9000多噸,同比提高51.5%;用匯9000多萬美元,同比增加85.4%。
至于下半年的生產和經營情況,田利明認為還存在很多變數。一是出口量環比增速非常緩慢,按照這個趨勢看,下半年出口大增長可能會有一定的難度。二是目前染料企業收到下游印染、紡織行業的訂單不是很旺。三是歐洲的主權債務危機會不會有連鎖反應,現在不好說。田利明同時表示,我國染料工業現在正是在國際上創品牌的時候,非常需要國家對民族工業的扶持。希望政府部門對染料行業中采用高新技術、節能減排工藝的染料產品,如分散染料、活性染料、還原靛藍、有機顏料和色母粒等,恢復出口退稅政策。
我國醫藥行業每年約有2000多種原料及中間體需要精細化工企業配套,年需求量在250萬噸以上。據中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商會副秘書長談圣采介紹,上半年,我國醫藥出口達到189億美元,同比增長31%。談圣采分析,一方面是去年由于金融危機影響,醫藥商品同期出口額較低,基數小,但同時也說明我國的醫藥行業已經走出金融危機的陰影。其中最能說明問題的就是原料藥的出口。去年同期,原料藥是受金融危機影響較大的行業之一,國際經銷商心態緊張,購買力大幅下降。而今年,隨著全球經濟的逐步恢復,原料藥的出口已經完全恢復過來。在出口均價微張的情況下,原料藥出口量同比大幅增長,達到31%。在統計的19種大宗原料藥商品中,11種原料藥呈現量價齊升的態勢。
對于下半年醫藥行業的走勢,談圣采表示,只要全球經濟不再出現大的波動,醫藥行業會持續向好。但醫藥生產和出口企業要密切關注國際經濟發展的態勢,如歐洲債務危機,及時做好應對準備。
來源:中國化工報
中國電石工業協會 版權所有 京ICP備19004746號-1
電子郵箱:ccia00@126.com 電 話:(010)84885707 ,84885830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亞運村安慧里 4 區 16 號樓501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