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政策法規 > 更嚴的標準 更高的跨越 更大的挑戰

更嚴的標準 更高的跨越 更大的挑戰

日期:2012-1-10 14:32:04
更嚴的標準 更高的跨越 更大的挑戰
 
    中國電石網訊:空氣無處不在,但似乎從來沒有像2011年這樣被關注過。除了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這兩項強制性約束指標,PM2.5,一個專業性的大氣質量指標更是在2011年秋冬季節,成為備受關注、全民熱議的話題。而2011年,三個標準的修訂都是為了讓空氣質量更潔凈,治理大氣污染更有力。三項指標、三個標準成為我們告別2011、迎接2012的最好角度。


  轉眼就是2012,回望2011,在追尋藍天的路上,有成績也有挑戰。


  老牌約束性指標二氧化硫排放量繼續下降,新的約束性指標氮氧化物卻不降反升。面對更加艱巨的減排任務,該從何入手?


  灰霾頻現,PM2.5從一個專業術語變成人人知曉的名詞。長期以來,監測數據與主觀感受“兩張皮”的現狀已讓現行空氣質量評價體系飽受質疑。2011年12月30日,環境保護部常務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環境空氣質量標準》,標準草案增設了PM2.5平均濃度限值,但達標對于所有城市都是挑戰。


  今年1月1日起,新修訂的《火電廠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開始實施,處理脫硫后遺癥、上馬脫硝設施、改造除塵系統……這個以千億元計的市場,環保企業如何才能分到一杯羹?


  機動車污染已經是我國大氣環境污染治理中最突出、最緊迫的問題之一,但因油品滯后,國Ⅳ車一直在委屈地“吃粗糧”,這一問題還要持續多久?


  新的一年,我們追尋藍天的腳步不會停歇,不少機遇,更多挑戰。回顧2011,更為了期待2012,為了在更多的日子里擁有藍天白云。


    二氧化硫削減:更多行業的必修課


    在經濟增速和能源消費總量均超過規劃預期的情況下,2010年全國二氧化硫排放總量比2005年下降14.29%,超額完成污染減排任務。二氧化硫減排雖然取得了明顯的成效,但不能忽視任務的艱巨性、持久性。“十二五”期間,二氧化硫排放量要在2010年基礎上減少8%,看似降低了減排比例,但實際要在2010年的基數上削減30%左右。


  工程減排在“十一五”期間發揮了巨大作用,全國燃煤脫硫機組比例從14%提高到86%,而關停小機組、淘汰落后產能也為減排任務的完成做出了貢獻。“十二五”期間,工程減排的空間和潛力在收窄,提高管理水平、保證脫硫設施長期穩定運行將成為重點。


  相比電廠煙氣,鋼鐵燒結煙氣成分更為復雜,煙氣量和二氧化硫濃度波動更大,這決定了燒結脫硫不能照搬燃煤電廠的脫硫技術。目前,我國已建成并投運的170余套燒結脫硫裝置中,絕大部分不能實現長期穩定運行。更為重要的是,國內燒結脫硫工藝層出不窮,但在實際運行中都存在各種問題,給鋼鐵企業選擇脫硫工藝帶來了困難。因為缺乏實質性的鼓勵政策,在經濟效益本就不佳的情況下,鋼鐵企業上脫硫的積極性不高。


  此外,石油石化、有色金屬、建材等重點行業的脫硫改造也被提上日程。不僅要找到經濟適用的技術,更要吸收電力脫硫過程中的經驗教訓,不能重工程建設、輕運營管理。因為脫硫設施能否實現長期持續穩定運行,直接關系到減排能否落到實處。


  一個需要預警的問題是,在尚未大規模展開的鋼鐵燒結脫硫市場,低價中標、不正當競爭等問題已經顯現,這會直接影響工程質量和工程壽命,電力脫硫已經留下了深刻的教訓。因此,在市場啟動之時,技術評估、行業規范都必須加強,相關企業的自律也不可少。對于監管部門來說,環境監測、執法監管方面的能力、水平、效率也要提高,不能給投機取巧者以可乘之機。


    氮氧化物:不降反升背負壓力前行


    根據環境保護部公布的數據,在其他3項污染物排放量下降的情況下,氮氧化物排放總量在今年前三季度增長了7.2%。“十二五”期間,氮氧化物被首次列入約束性指標體系并確定了10%的減排目標。但在經濟高速發展的背景之下,綜合考慮新增排放量等各種因素,氮氧化物的絕對削減比例將達到2010年排放量的35%。根據計劃,在2012年,氮氧化物排放量要實現零增長。


  削減氮氧化物排放,該怎么辦?在一片上升的數字中,北京的減排成績尤為耀眼:今年上半年,因為在電廠脫硝和控制機動車數量方面成效明顯,北京氮氧化物排放量下降3.18%。


  2010年年底,我國火電裝機容量為7.07億千瓦,而安裝脫硝設施的裝機容量卻只有9688.5萬千瓦。數據顯示,電力行業的氮氧化物排放占全國排放總量的一半左右。電力脫硝工作的進展將直接影響氮氧化物減排任務的完成情況。


  在持續虧損的情況下,市場對火電行業的節能減排工作更添擔憂情緒。隨著經濟快速發展,電力需求依然強勁。目前,脫硝電價已經在部分地區開始試點,這將在多大程度上緩解企業成本壓力、調動企業積極性,還有待進一步觀察。


  與電站鍋爐相比,工業燃煤鍋爐對于城市氮氧化物水平的影響更大。但現有脫硝技術基本都是針對電廠鍋爐的,不能直接用于工業爐窯。在加強電力脫硝工作的同時,對工業燃煤鍋爐的控制也被提上日程,不僅要加嚴標準,還要尋找經濟適用的技術。


  在一些大城市,機動車排放已經超過工業排放,成為重要的大氣污染源。推動機動車污染減排,不僅需要淘汰黃標車、提高車輛排放標準,更重要的是要改善燃油品質,從行業發展規劃、城市公共交通、清潔燃油供應等方面采取綜合措施,協調推進“車、油、路”同步升級,緩解機動車尾氣排放對大氣環境的影響。


    PM2.5:終于有了時間表


    “2012年,在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重點區域以及直轄市和省會城市開展PM2.5和臭氧監測,2013年在113個環境保護重點城市和環保模范城市開展監測,2015年在所有地級以上城市開展監測。”對于沸沸揚揚的PM2.5監測問題,終于有了明確的時間表。


  2011年10月以來,頻繁出現的灰霾天氣不僅嚴重影響了公眾出行和健康,也在人們心頭蒙上陰影。PM2.5從一個專業術語變成人人知曉的熱點詞匯,到底何時才會公布監測數據成為關注焦點。


  2011年12月底,上海市環保局環境監測中心公布了過去5年PM2.5試點監測工作的數據,2006~2010年,上海市PM2.5濃度約占PM10濃度的50%~60%,PM2.5濃度年均值在0.044mg/m3~0.053mg/m3間,均未達到此次《環境空氣質量標準》(二次征求意見稿)中的限值要求。這只是全國情況的一個縮影。那么,減排PM2.5該從何入手?


  環境空氣中的PM2.5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是直接排放的顆粒物,包括揚塵、采選礦、金屬冶煉、有機化工生產和飲食業油煙等過程;另一方面是二次顆粒物,主要是前體物氮氧化物、二氧化硫、揮發性有機物等排放到空氣中,通過化學反應產生的硝酸鹽、硫酸鹽、二次有機氣溶膠等。


  因此,減排PM2.5不僅需要加強電站和工業鍋爐、機動車尾氣等污染減排,工地揚塵、餐飲油煙等也需要加強環境管理。


  與控制總懸浮物、PM10相比,PM2.5控制的難點在于不但需要控制一次污染物,更重要的是必須減排其前體物。前體物與能源結構、經濟結構密切相關,要調整能源結構、升級優化經濟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難度可想而知。


  降低空氣中PM2.5的濃度水平對于減少灰霾天氣具有促進作用,但必須認識到,灰霾污染是一個區域問題。奧運會、世博會和亞運會空氣質量保障的成功經驗表明,對于區域大氣污染問題,必須加強聯防聯控機制,提高聯防聯控能力,區域內各行政轄區協同控制才能減少灰霾天數。


    火電: “最嚴格標準”發揮威力


  1月1日起,新的《火電廠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正式開始實施。這一標準總體上收緊了污染物排放限值,提高了新建機組和現有機組煙塵、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的排放控制要求,還增設了汞的排放限值。在一些報道中,這被稱為“世界上最嚴格的火電排放標準”。

 

    電力企業認為,“新標準對火電廠的趨嚴已經到了難以理解的地步”,要滿足標準要求,存在技術難題、資金壓力等。在他們看來,這次的“緊箍咒”過緊了。但是,制定排放標準絕不僅是一個技術問題,更是經濟問題和政治問題,單純地從經濟技術層面分析標準寬嚴、評價達標成本高低是不全面的。


  標準修訂帶來了改造的剛性需求,對于電廠來說要加大投資力度,而對從事脫硫、脫硝和除塵的環保企業來說,這是巨大的市場機會。據測算,到2015年,需要進行脫硝改造的現有機組和新增機組容量為8.17億千瓦,估計需要投資1950億元,年運行費用約612億元;除塵和脫硫設施的改造和新建投資費用約需650億元。


  一場誘人的環保盛宴就在眼前,但要分得一杯羹,必須拿出過硬的“金剛鉆”。過多依賴引進技術,加上競相壓價、惡性競爭曾讓脫硫工程質量問題層出不窮,這些“后遺癥”需要在“十二五”期間加以解決,也有很多人擔心脫硝市場會重蹈覆轍。催化劑是SCR脫硝工藝的關鍵部件,但其配方和生產工藝的關鍵技術仍被國外企業掌握。面對國內企業投資催化劑生產的熱情,有專家擔心,如果用燒磚的工藝來燒青花瓷,產品質量如何得到保障?而早在30mg/m3的煙塵標準正式出臺之前,袋式除塵與電除塵的爭論就已經開始。


  2011年12月1日起,一些地區開始試點脫硝電價,標準為每千瓦時0.8分,這將在一定程度上緩解電力企業的壓力。但是,面對更加艱巨的節能減排任務,如何找到清潔、高效、低碳的發展之路是火電企業的當務之急。


    《環境空氣質量標準》: 以保護公眾健康為出發點


  經過近30年的時間,《環境空氣質量標準》終于迎來了大修。征求意見稿公布又恰逢京城連日被灰霾籠罩、公眾熱議PM2.5,因此關注度更高。“此次標準修訂將保護公眾健康作為最主要的目標,這是此次標準修訂工作最重要的原則和目的?!杯h境保護部科技標準司司長趙英民如此強調。

 

    此次修訂最大的調整是將PM2.5、臭氧(8小時濃度)納入常規空氣質量評價,收緊了PM10、氮氧化物等標準限值,提高了監測數據統計的有效性要求。標準趨嚴,是挑戰,更是機遇。


  火電、水泥、鋼鐵、工業爐窯、機動車等都將面臨更加嚴格的標準約束,如何尋找一條穩定、高效、經濟適用的減排之路,是亟待解決的問題。另一方面,相應的環保產業將獲得發展機遇,技術、工程質量、運營管理水平等都將成為決定其市場份額的重要砝碼。同時,必要的規范和良好的市場競爭秩序也是產業健康發展不可或缺的內容。


  一直默默無聞的環境監測行業正逐漸熱鬧起來。標準修訂使得監測設備需求大增,有預測認為,未來5年的市場規模增長速度至少在30%以上。然而,國產設備在品種、數量、性能、質量上還不能很好地滿足實際工作需要,部分關鍵零部件仍依賴進口,技術研發工作亟須加強。在其他國家擁有成功經驗的外資企業也正覬覦國內市場,國內的企業該如何應對?


  “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重點區域要率先實施環境空氣質量新標準,率先爭取早日和國際接軌,率先使監測結果與人民群眾感受相一致?!痹?012年全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上,環境保護部領導做出了上述表示。


  一個不能忽視的事實是,新標準實施后,各地達標比例和達標天數將會有一定下降。一方面,要認識到這不是環境空氣質量本身惡化了,而是因為標準收緊和要求提高造成的降低;另一方面,也充分說明空氣質量改善的工作任重道遠。


    國Ⅳ: 買國Ⅳ車容易,用國Ⅳ油難


  有網友調侃,北京又在享受“特權”了,因為在全國大部分地區仍未供應國Ⅳ燃油的情況下,北京市第五階段車用汽柴油標準開始公開征求意見。按計劃,這一標準將于今年開始實施。在業內人士眼中,這對全國具有標桿意義。油品是實現機動車污染減排的基礎,更是實現數量龐大的在用車減排的關鍵。數據顯示,如果改用符合國Ⅳ排放標準的燃油,在用車的污染排放強度將下降10%左右。


  按照國家第四階段機動車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重型車和輕型車達標的最后期限分別為2011年1月1日和7月1日,但按此標準生產的車輛卻面臨“吃粗糧”尷尬。因為全國范圍要在2014年才能實現國Ⅳ車用汽油供應,而國Ⅳ車用柴油標準至今還沒出臺。因為燃油供應不利,第四階段重型柴油車排放標準的實施時間被推遲了一年,第四階段輕型柴油車排放標準的實施日期被推遲了兩年。


  “車、油、路”同步升級,是緩解機動車尾氣污染的重要措施,“車油一體、油品先行”也是歐美等國在機動車污染減排方面的典型經驗。但在國內,被石化企業綁架的油品標準、車用油品環保監管機制的缺失和油品升級中“過渡期”的存在,都讓油品成為機動車污染減排的短板。


  油品升級的關鍵在于脫硫,國內“三桶油”都已經掌握了相關技術,但在改造成本無法通過油價轉嫁的情況下,他們認為這樣的投資是一種負擔。


  我國城市空氣開始呈現出煤煙和機動車尾氣復合污染的特點,灰霾、酸雨、光化學煙霧等區域性大氣污染問題都與尾氣排放密切相關。減排該怎么辦?


  現在,買一輛國Ⅳ的車不難,可國Ⅳ的油不是到處都有。由于中石油、中石化在國內成品油市場具有絕對的壟斷地位,因此油品升級問題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他們的態度。但作為公益性國企,在涉及環境保護、公眾健康的問題上,是否該先履行責任?激勵性財稅政策、成品油定價機制調整等確實必要,但不能以壟斷和企業利益對抗公眾利益。

 

來源:中國環境網

 

中國電石工業協會  版權所有    京ICP備19004746號-1

電子郵箱:ccia00@126.com 電 話:(010)84885707 ,84885830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亞運村安慧里 4 區 16 號樓501室

日本道二区在线视频观看,久久精品免费精品视频,久久精品观看2020,九九热久久这里精品16
亚洲日本欧美国产 | 在线播放国产不卡免费视频 |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字幕乱码 | 丝袜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日韩精品在线观看国产精品 | 日韩精品视频在线观看メイ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