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政策法規 > 工業轉型升級規劃解讀之九

工業轉型升級規劃解讀之九

日期:2012-2-23 8:58:21

工業轉型升級規劃解讀之九

推進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

  推進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是黨中央國務院全面分析當今世界經濟社會格局變革新趨勢,著眼于中國經濟社會邁入新階段所做出的重大戰略部署,對積極應對國際環境變化、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全面轉入科學發展的軌道,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工業轉型升級規劃(2011—2015年)》明確提出:“堅持把推進‘兩化’深度融合作為轉型升級的重要支撐,并對全面提高工業信息化水平進行了全面部署。

  一、“十一五”以來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的主要進展

  “十一五”期間,各地把推進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作為推進經濟轉型的戰略舉措,我國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取得重大進展。

  一是工業企業信息化整體水平大幅提升。鋼鐵、石化、航空、電子等行業涌現出一批關鍵業務系統實現綜合集成應用的本土企業,部分企業的業務集成、管控銜接、產銷一體化水平已居全球領先地位。裝備、船舶、汽車、家電、有色、紡織等行業骨干企業在研發設計、生產工藝、經營管理等環節的單項應用已比較成熟,關鍵業務信息系統集成應用開始全面起步。

  二是支撐“兩化”融合的信息技術裝備和服務能力顯著增強。核高基、極大規模集成電路制造設備及成套工藝、新一代寬帶無線通信、高檔數控設備和裝備等一大批重大科技專項部署實施,支持了汽車電子、電力電子、數控機床、研發設計工具、生產執行系統、大型管理軟件的研發和產業化。大型立式五軸聯動加工中心研制成功,華中數控“華中8型”高檔數控系統的數控系統和功能部件自給率達到了60%。

  三是中小企業信息化服務體系不斷完善。各地圍繞服務中小企業集群建設,建立和完善各類信息化服務體系。超過300家中小企業信息化輔導站已覆蓋全國地級市,全國45個城市建立了信息化管理提升服務中心,“一站式”信息化服務新模式初步形成,網絡聯保貸款等為中小企業提供“微貸”的融資模式紛紛涌現。

  四是電子商務蓬勃發展。近年來,我國電子商務交易規模快速擴張,2010年全國電子商務交易額超過4.5萬億元。企業電子商務快速發展,成為工業企業購銷的重要渠道,以及整合客戶、供應商資源的重要手段。涌現出一批電子商務交易額超過2000億元的行業電子商務交易平臺,中小企業網上交易和網絡營銷的利用率達到42.1%。

  同時,我們也要清醒地認識到,推進“兩化”融合還存在一些突出問題:一是企業“兩化”融合總體上仍處于以局部應用為主的階段,集成應用和協同應用水平亟待提高,信息化支撐企業經營管理和決策的潛力還未充分發揮。二是面向新型工業化發展所需的生產性信息技術服務能力不足,我國信息技術企業大部分居于產業鏈下游和價值鏈低端,工業軟件和行業應用解決方案的提供能力仍然薄弱。三是支撐“兩化”融合的核心技術和自主知識產權產品仍然缺乏,芯片、電子元器件、基礎軟件等領域的絕大部分知識產權和技術標準由國外企業掌控。四是“兩化”融合工作體系尚不健全,圍繞支撐“兩化”融合的相關資金、政策等方面尚未形成合力。

  二、深刻把握當前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發展面臨的新形勢

  進入新世紀,全球信息化發展步入全面普及、融合創新、加速轉型的新階段,在世界經濟持續調整和快速變革的關鍵時期,信息化在優化資源配置、調整產業結構、創新發展模式、重塑競爭格局的引領支撐作用和潛力日益凸顯。

  信息化加速重構全球制造業的生產組織體系。當前,全球產業競爭,已不僅是技術的競爭、產品的競爭、人才的競爭、管理的競爭,也是生產方式的競爭。伴隨著信息技術的突破和擴散,柔性制造、網絡制造、綠色制造、智能制造、服務型制造等日益成為生產方式變革的重要方向。一個國家、一個企業,沒有生產方式的變革和創新,就不會有競爭優勢的超越和領先。

  各國正積極謀劃信息時代經濟發展的新藍圖。發達國家正在重新審視傳統的制造業發展模式,把信息化作為破解發展難題、轉變發展方式、搶占競爭制高點的重要舉措。美國《復興與再投資法》、《先進制造聯盟計劃》以及歐盟《數字行動議程》、日本《智能日本計劃》等戰略的實施表明,發達國家試圖鞏固裝備制造、船空航天、基礎電子領域的傳統優勢,強化鋼鐵冶金、能源化工、電力交通等傳統產業的技術改造,各國圍繞物聯網、新能源、生物醫藥、電子商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競爭正愈演愈烈。

  信息化正在重塑企業的競爭優勢。發達國家制造業信息化已經歷了單項業務應用普及,正在走向多業務綜合集成、產業鏈協同應用的新階段。互聯網、物聯網、云計算、工業電子等技術在制造業的普及深化,正在構建協同化創新體系、智能化工業裝備、柔性化生產方式以及精準化管理模式,企業圍繞創新能力提升、產品功能拓展、生產效率提高、交易精準便捷、客戶高效服務,不斷構筑新的競爭優勢。

  三、關于“十二五”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的重點方向和目標

  《工業轉型升級規劃(2011—2015年)》明確提出:“堅持把推進‘兩化’深度融合作為轉型升級的重要支撐。充分發揮信息化在轉型升級中的支撐和牽引作用,深化信息技術集成應用,促進‘生產型制造’向‘服務型制造’轉變,加快推動制造業向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服務化轉變。”

  推動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就是要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在工業產品、制造裝備、業務流程、生產要素等產業體系中的全面滲透、廣泛應用和深度集成,建立更具競爭力的新型生產模式、組織體系和產業形態,不斷增強信息化帶動工業化發展的內生動力,加快建立新型工業化體系。

  當前,推動“兩化”深度融合的重點方向是,實現信息技術從單項業務應用向多業務綜合集成轉變,從單一企業應用向產業鏈協同應用轉變,從局部流程優化向全業務流程再造轉變,從傳統的生產方式向柔性智能的生產方式轉變,從提供單一產品向提供一體化的產品服務組合轉變。

  按照《規劃》要求,“十二五”時期要力爭實現:重點骨干企業信息技術集成應用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主要行業大中型企業數字化設計工具普及率達到85%,主要行業關鍵工藝流程數控化率達到70%,主要行業大中型企業ERP普及率達到80%。

  四、“十二五”時期推動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的主要任務

  “十二五”時期是全面落實中央推進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的關鍵時期,要充分發揮信息化在工業轉型升級中的牽引作用,完善信息化推進機制,推動信息技術深度應用,不斷提高工業信息化的層次和水平。

  (一)著力提升“兩化”融合的支撐能力和服務水平

  電子信息產業是支撐“兩化”融合發展的“裝備部”。信息產業的技術水平和創新能力影響了我國“兩化”融合的進程、深度和廣度。要按照“需求牽引、多業聯合、協同攻關、重點突破”的思路,以增強工業電子、工業軟件和信息服務能力為重點,提升支撐“兩化”融合的水平。

  一是大力發展工業電子和軟件。依托科技重大專項和技術改造,推進信息技術與傳統工業技術間協同創新,加快汽車電子、船舶電子、機床電子等產品的開發和產業化。大力發展高檔數控系統、制造執行系統、工業控制系統、大型管理軟件等工業軟件,提高國產工業軟件、行業應用解決方案的市場競爭力。組織開展重點行業工業控制系統安全評估,建立重點產業工業控制系統安全預警和應急機制。

  二是提升工業產品的智能化水平,加快智能制造裝備發展。以數字化、智能化、網絡化自動控制系統和裝備為重點,支持關鍵智能基礎共性技術、核心智能測控裝置與部件以及重大智能制造集成裝備等領域的技術突破,提高制造業重大技術裝備自動化成套能力。在重點行業推廣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智能儀表、自動控制系統及關鍵執行和傳動基礎零部件,以及大型成套流程型制造裝備和離散型制造裝備,加快推進智能制造裝備產業、技術與應用協同發展。

  三是推動信息化與生產性服務業融合發展,加快生產性服務業的現代化。現代生產性服務業是高端制造產業發展的重要基礎和支撐。推動大型工業企業基于供應鏈管理的電子商務協同應用,推動行業第三方電子商務服務平臺向全流程電子商務服務升級。鼓勵制造企業與專業物流企業信息系統對接,推進制造業采購、生產、銷售等環節物流業務的有序外包,推動行業性、區域性和面向中小企業的物流信息化服務平臺發展。

  (二)深化信息技術的集成應用,加快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

  信息技術的綜合集成是“兩化”深度融合的重要標志,是信息化發展到新階段重要,是轉型發展的重要突破口。當前,應圍繞改造提升傳統制造業,推動信息技術的綜合集成,構建工業生產新型的創新體系、生產體系、管理體系和營銷體系。

  一是以信息化創新研發設計手段。增強創新能力是推進我國制造業由價值鏈低端躍升,加快推動工業發展向創新驅動轉變的重要舉措,要把增強傳統制造業自主創新能力作為“兩化”深度融合的關鍵環節。支持研發設計工具與生產經營、企業管理、行業規范的有機融合,支持產業鏈上下游企業間的協同設計,推動機械、汽車、船舶、電子等行業研發設計能力的增強和效率的提升,建立石化、鋼鐵、有色、建材等行業全流程創新的產品研發體系,提高家電、服裝、家具、玩具等行業的個性化設計水平。

  二是推動生產過程信息技術的集成應用。深化生產過程中信息技術集成應用,是推進柔性制造、網絡制造、智能制造、綠色制造等新型生產方式的基礎,是一項需要堅持不懈推進的艱巨任務。提高制造業重大技術裝備自動化成套能力,支持機械、船舶、汽車、紡織、電子等行業生產設備的數字化、智能化、網絡化改造,提高精準制造、極端制造、敏捷制造能力。支持鋼鐵、石化、有色、建材、紡織、造紙、醫藥等行業加快普及先進過程控制和制造執行系統,提高大型裝備的集成應用水平。

  三是推進企業管理信息系統的綜合集成。企業經營管理信息化是實現管理創新的重要手段,是推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重要舉措。要適應產業競爭格局的新變化,推進重點行業骨干企業生產制造、運營管理、采購銷售等核心業務系統的綜合集成,實現產銷一體、管控銜接和集約生產,促進企業組織扁平化、決策科學化和運營一體化。推動產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客戶關系管理、供應鏈管理系統的普及和深化,實現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的信息共享和業務協作。

  四是推廣普及CIO制度,加強“兩化”融合培訓。完善中央企業首席信息官制度,健全企業信息化領導機構,鼓勵各地國有企業監管機構建立信息化評級和考核體系,引導和支持民營企業建立首席信息官制度。加快實施創新人才推進計劃、企業經營管理人才素質提升工程、國家中小企業銀河培訓工程、裝備制造和信息領域國家專業技術人才知識更新工程、信息領域高技能領軍人才培養工程等,大力培養各領域的骨干專業技術人才。

  (三)不斷完善推動“兩化”深度融合的政策和引導體系

  推進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是一項戰略性、全局性、開創性的工作,營造“兩化”融合的良好發展環境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要求我們創新信息化推進機制,創新工作手段,加強協調合作,不斷優化“兩化”融合的政策和引導體系,努力開創“兩化”深度融合的新局面。

  加快發展和完善行業信息化服務體系。要把完善行業信息化服務體系作為推進“兩化”融合的重要內容,加快建設一批主體多元化、服務便捷化、機制多樣化的地方“兩化”融合促進服務中心。組織實施企業信息技術服務業務剝離重組示范工程,提升面向產業鏈和產業集群的行業信息化解決方案提供能力和水平。通過引導資金、財政貼息、稅收優惠等形式,支持面向地方產業集群發展的信息化技術和服務平臺建設。

  組織廣泛開展典型示范和行業評估工作。鼓勵和支持地方樹立示范企業、建立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試驗區。樹立以評估促進發展理念,繼續推進工業企業“兩化”融合評估體系和行業評估工作,加快建立第三方開展企業“兩化”融合評估為主線的工作機制,引導企業開展自評估,充分運用評估結果加強對企業信息化的支持。積極推進區域“兩化”融合評估工作。

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化推進司

中國電石工業協會  版權所有    京ICP備19004746號-1

電子郵箱:ccia00@126.com 電 話:(010)84885707 ,84885830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亞運村安慧里 4 區 16 號樓501室

日本道二区在线视频观看,久久精品免费精品视频,久久精品观看2020,九九热久久这里精品16
日韩另类在线综合国产 |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不卡片高清 | 日本少妇亚洲综合无 | 日韩欧美在线观看一区二区视频 | 一级少妇高清性色生活片 | 亚洲天堂第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