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能源局能源節約和科技裝備司司長李冶日前表示,由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共同編制的《煤炭深加工示范項目規劃》和《煤炭深加工產業發展政策》擬近期發布。當中批復了氣化技術、合成技術、大型設備等18項重點示范內容,以及內蒙古、新疆等11個省區15個煤炭深加工示范項目。
“國家發改委收到全國上報的104個煤化工項目,如果申請項目全部在‘十二五’期間開工建設,投資規模將高達2萬億元。”李冶透露。他表示,由于煤化工項目的能耗、水耗較大,目前國家僅批復了15個煤炭深加工示范項目。
《煤炭深加工示范項目規劃》和《煤炭深加工產業發展政策》是該產業未來發展的綱領性規劃,因此備受業界期待。
據悉,規劃中明確規劃了11個省區15個示范工程項目,包括新疆伊犁55億立方米/年煤制天然氣項目、新疆準東煤化電熱一體化項目、內蒙古鄂爾多斯300萬噸/年煤制二甲醚項目、陜西榆林100萬噸/年煤間接液化項目、山西中高硫煤炭清潔高效綜合利用項目、云南褐煤綜合利用項目等。
在產業布局方面,規劃提出,優先在煤炭凈調出、歷史貢獻大和后備資源豐富的地區發展煤炭深加工產業,鼓勵在具備條件的地區建設產業基地和綜合示范區,推進煤、化、電、熱一體化發展。嚴格控制煤炭凈調入區項目建設。嚴禁在飲用水源保護區、國家地質公園等敏感區域建設項目。
國信證券的分析報告指出,“十二五”我國現代煤化工項目實際投資額將達到8500億元,呈逐年增加趨勢,其中現代煤化工裝備需求達3800多億元,是投資受益最大的板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