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石網訊:
工作思路: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李克強總理等黨中央、國務院領導同志關于安全生產的系列重要講話和批示指示精神,以遏制較大以上事故為目標,以推動落實安全責任為主線,以管控重大危險源為重點,以加強安全基礎建設為保障,更加注重依法治安和規范嚴格執法,更加注重提升企業安全管理能力,更加注重信息化、標準化、自動化建設,更加注重重點地區事故防范,更加注重發揮社會力量提高監管效率效果,創新方法,狠抓落實,確保實現“十三五”安全生產工作良好開局。
一、全面打贏油氣輸送管道安全隱患整治攻堅戰
1.力爭完成油氣輸送管道安全隱患整治攻堅任務。一是落實國務院油氣輸送管道安全隱患整改工作領導小組安排部署,會同各成員單位分工負責,加強重大安全隱患和需政企聯動解決的安全隱患的調度協調,持續開展專項督導,集中抓好安全隱患整改驗收和銷號,定期通報安全隱患整治攻堅情況,力爭全面完成全國油氣輸送管道安全隱患整治三年攻堅任務。二是繼續督促各地及行業管理部門建立健全油氣輸送管道保護和安全監管長效機制。
2.嚴格建設項目安全審查。依據危險化學品安全監管有關規定,制定《陸上石油天然氣長輸管道建設項目安全評價報告編制導則》,加強培訓,嚴格開展有關油氣輸送管道建設項目安全條件和安全設施設計審查,從源頭上依法依規從嚴把關。
二、著力加強危險化學品和化工安全監管重點工作
3.進一步理清監管思路,從嚴進行危險化學品生產經營行政許可。一是認真吸取有關事故教訓,組織開展危險化學品安全監管現狀與對策措施研究,制定措施,分工落實;依據《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進一步厘清各相關部門危險化學品安全監管職責,消除監管盲區。二是強化源頭治理,提高準入門檻,嚴格易爆、易燃、劇毒危險化學品建設項目的安全審查,嚴禁不具備安全保障條件的建設項目準入。強化對危險化學品生產新工藝應用的安全監管,推動地方探索建立涉及“兩重點一重大”危險化學品建設項目的部門聯合審批制度。三是各地區結合實際,研究制定新建危險化學品生產項目試生產備案的相關管理要求,進一步強化建設項目試生產環節的安全監管。四是繼續加強化工園區安全管理,嚴禁在化工園區外新建危險化學品生產項目,積極推進化工園區安全一體化管理,防范系統風險。五是進一步加強對加油站建設項目安全條件審查和安全設施設計審查,強化轄區內加油站打非治違工作。六是積極配合做好國家級危險化學品救援基地建設工作。
4.突出重點,強化重大風險源管控。一是組織各地區開展危險化學品和化工生產、經營(帶儲存)企業重大危險源普查,掌握轄區內重大危險源狀況,嚴格按照《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監督管理暫行規定》的要求建立檔案,落實屬地監管與分級管理的責任部門,督促危險化學品單位建立完善并認真執行重大危險源安全管理規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規程。二是各地區要制定防范重特大事故的具體措施,強化對危險化學品儲罐區等重大危險源的在線監測監控,可借鑒福建等省的做法,建立本地區重大危險源監控中心,實現對區域內重大風險源的有效監督控制。三是研究加強對硝酸銨、硝化棉等重點化學品生產和儲存環節的安全管控措施。
5.開展危險化學品安全重點整治行動,規范執法檢查。一是深刻吸取有關事故教訓,在全面總結去年開展的危險化學品和易燃易爆物品專項整治經驗的基礎上,按照國務院安委會的有關部署要求,組織開展好針對重點物品、重點環節、重點場所的專項整治。二是督促各地對照危險化學品領域提升本質安全專項行動方案,開展“回頭看”,限期完成遺留尾項,提升工作質量。繼續實施“機械化換人、自動化減人”,完成自動化改造的企業要逐步減少現場操作人員數量。研究啟動危險化學品企業安全管理能力提升專項行動。三是持續開展動火、受限空間等特殊作業專項整治,督促企業對照整治方案,持續開展反“三違”活動,及時制止糾正違規違章行為,提高從業人員安全意識和操作技能,規范企業現場安全管理。力爭通過專項整治,實現特殊作業環節事故大幅下降。四是認真貫徹落實《油氣罐區防火防爆十條規定》,持續開展危險化學品生產經營企業儲罐區重點整治,提升儲罐區安全管理水平。五是督促各地深入貫徹落實《化工(危險化學品)企業安全檢查重點指導目錄》,認真開展化工(危險化學品)企業執法檢查,明確處罰標準,對違法違規問題嚴格執法,督促企業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責任制,完善隱患排查機制,實現隱患排查治理自查、自改、自報的閉環管理。強化聯合執法,依法落實“四個一律”打擊治理措施。六是配合工業與信息化部門,積極推進人口密集區涉及“兩重點一重大”化工企業和危險化學品生產、儲存企業安全搬遷工程。指導各地區綜合運用城鎮規劃、行政許可、環境治理、安全風險防控、財政補貼等措施,加快推動危險化學品生產、儲存企業的搬遷、轉產和關閉。
6.強化對重點地區、重點行業、重點企業、重點時段的安全監管。一是加強對危險化學品事故多發地區的督導,督促采取有效措施,有力遏制事故多發勢頭,指導重點地區研究制定淘汰安全條件差的危險化學品生產經營企業的措施。加強對重點地區安全監管人員的專業培訓,提升履職能力。推動各地持續開展重點縣攻堅工作。二是充分發揮煤化工重點地區安全監管協作組的作用,進一步強化煤化工安全監管,開展煤化工企業安全量化評估試點工作。三是加強精細化工安全管理,對采用新工藝、新配方及事故企業開展反應風險評估,有效降低控制安全風險。四是對危險化學品生產經營企業實行分類分級監管,突出加大對安全生產管理水平低的企業監督檢查和改造提升力度。五是根據安全生產形勢和時段、季節特點,有針對性地在7月份前部署開展危險化學品安全集中整治。結合全國“安全生產月”活動,進行危險化學品生產經營企業警示教育。
7.深入推進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推動企業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一是重點指導小微型企業,運用安全生產標準化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建立安全生產長效機制。完善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規范,大中型企業要將化工過程安全管理要素全部予以納入,全力推進化工過程安全管理工作。二是對一級企業進行“回頭看”,繼續選樹典型,做好第三批、第四批一級企業達標評審工作。三是制定完善安全生產標準化評審工作規定、小微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評審標準和加油站安全生產標準化實施指南等規范性文件。四是強化中央企業安全管理工作。積極發揮中央企業示范引領作用;加大對中央企業落實法律法規和國家安全監管總局規范性文件情況的督導;通過開展互查,深入查找安全管理漏洞和薄弱環節,提高安全管理精細化水平。五是進一步推動國家安全監管總局《關于加強化工過程安全管理的指導意見》(安監總管三〔2013〕88號)、《關于加強化工企業泄漏管理的指導意見》(安監總管三〔2014〕94號)和《關于加強化工安全儀表系統管理的指導意見》(安監總管三〔2014〕116號)等精神的落實。
8.進一步健全完善法規標準體系。一是配合立法部門,加快研究制定《危險化學品安全監督管理法(暫定名)》,繼續推動加快《危險化學品企業安全監督管理規定》和《石油庫安全管理規定》的制定實施,適時修訂相關部門規章和規范性文件。二是更加注重標準的制修訂工作。組織制定《化工過程安全管理實施導則》《危險化學品生產、儲存裝置個人和社會可接受風險標準》等國家標準,組織編寫《<危險化學品目錄(2015版)>使用手冊》《危險化學品經營企業安全評價細則》,公布第1批化學品物理危險性鑒定機構以及免于鑒定分類的化學品目錄。研究制訂危險化學品重大隱患判定標準。三是規范執法程序,編制危險化學品安全監管執法手冊。
三、強化煙花爆竹安全監管重點工作
9.重點整治煙花爆竹安全生產的突出問題。一是深刻吸取有關事故教訓,配合公安等部門單位,研究制定完善關閉企業遺留危險物品清理與處置規定要求,部署開展專項行動,全面排查摸底,科學有序安全處置,確保不留隱患風險。二是采取企業法人書面承諾、職工上崗登記報告、重點部位視頻監控、縣鄉村三級責任到人、群眾職工舉報獎勵、違法違規頂格處罰、列入“黑名單”管理等措施,深入開展生產企業一證多廠、分包轉包、“三超一改”和許可證過期生產等突出問題專項整治。三是按照《國家安全監管總局辦公廳關于加強煙花爆竹生產企業“三庫”建設的通知》(安監總廳管三〔2015〕59號)要求,組織對企業“三庫”排查建檔,指導企業制定“三庫”建設計劃,全力推動企業“三庫”建設,對“三庫”不達標的企業一律不予延期換證,從源頭治理“三超一改”問題。四是在第四季度特別是歲末年初等重點時段,開展生產經營專項督查檢查行動,強化明查暗訪或突擊檢查,對違法違規企業依法采取查封、扣押、停電、吊銷證照、取締關閉等強制性措施,嚴防較大以上事故。五是編制煙花爆竹安全監管執法手冊,加大法規標準宣貫培訓力度,提升基層安全監管人員業務能力,切實落實縣鄉村三級監管責任,提高監管執法效力。
10.進一步嚴格煙花爆竹安全生產許可工作。一是嚴格煙花爆竹安全生產準入條件,嚴把安全生產許可換證關和復產驗收關,對無力整改、逾期整改不到位的企業一律不得換證或恢復生產。二是嚴格管控禮花彈、小禮花等A、B級產品和黑火藥等高危產品的生產和銷售,加快淘汰“雙響類”產品。三是加強煙花爆竹行政許可事項事前、事中、事后安全監管,嚴格執行許可證過期注銷的規定,及時公告許可證換發、吊銷、撤銷、注銷等情況。四是指導煙花爆竹產區通過產業政策和負面清單,推動更多的不適于煙花爆竹生產的地區及安全生產條件差的企業退出生產。
11.大力推進煙花爆竹生產機械化。一是建設并完善爆竹機械化生產示范線,進一步減少現場生產作業人員,提高爆竹生產本質安全水平;組織開展爆竹引火線“濕法制引”工藝和設備研發,淘汰“干法制引”生產工藝;指導督促主產區加快組合煙花生產工藝和設備研發,逐步淘汰內筒手工裝藥生產工藝。二是研究制定相關生產機械設備安全技術標準,規范煙花爆竹生產機械設備的研發和使用;大力推動生產企業進行機械化、自動化改造,強制淘汰安全可靠性差和落后的工藝技術及機械設備。
12.進一步強化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和防靜電工作。一是修訂完善煙花爆竹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考評標準,提高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達標質量,以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為手段,促進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的落實。二是落實《關于加強煙花爆竹生產企業防范靜電危害工作的通知》要求,加大防靜電設施設備安全抽檢力度,促進生產企業提高靜電危害防范意識,完善防(導)靜電設備設施。
13.持續保持煙花爆竹“打非”高壓態勢。一是會同有關部門,繼續對問題突出的地區實行書面警示、掛牌督辦制度,推動基層地方人民政府強化煙花爆竹“打非”工作。二是督促傳統產區、重點地區,健全部門聯動機制,公布舉報電話,加強追蹤溯源,加大舉報獎勵和違法處罰力度,協同開展“打非”工作。
14.進一步完善煙花爆竹法規標準體系。一是按照煙花爆竹安全監管部際聯席會議的分工,積極推動《煙花爆竹安全管理條例》修訂工作;制定頒布《煙花爆竹生產經營安全管理規定》。二是啟動《煙花爆竹工程設計安全規范》(GB50161)《煙花爆竹作業安全技術規程》(GB11652)修訂調研工作,制定《煙花爆竹名錄》、《煙花爆竹企業安全管理規程》等重要行業標準。
四、認真推進非藥品類易制毒化學品監管重點工作
15.扎實做好行政許可事后監管。一是各地要強化對企業非藥品類易制毒化學品生產、經營頒證后的日常監管,做到企業抽查全覆蓋;對工作滯后和制販毒案件多發的地區,開展重點專項督查。二是積極參與本地區禁毒有關工作,加強同本地區禁毒委和其他易制毒化學品監管部門的配合協作,加強信息互傳共享,形成監管合力。
16.積極培育管理示范企業。認真落實《企業非藥品類易制毒化學品規范化管理指南》要求,每省(區、市)力爭有2家以上企業完成示范創建工作,以點帶面,提高企業遵法意識和管理水平。
五、運用信息化和社會力量提升監管效率效果
17.加快建設完善安全監管信息系統。一是配合工業與信息化部門,開發危險化學品信息化安全監管平臺,實現危險化學品企業信息、安全許可證辦理、重大危險源監控、事故統計、行政執法等功能信息化,推動危險化學品信息共建共享。二是會同有關部門,完善煙花爆竹產品流向管理信息系統,定期通報各地產品流向信息化管理工作情況,對未按規定進行產品流向信息化管理的,依法從嚴處罰,并納入企業不良記錄,在網上公布。三是指導督促相關單位,按照建設方案和標準完成全國油氣輸送管道地理信息系統平臺搭建測試,督促有關中央企業將具備條件的油氣輸送管道數據納入系統管理。四是繼續推進非藥品類易制毒化學品管理信息系統應用,各地要加強信息系統使用的指導培訓,提高使用信息系統頒證的覆蓋面,提升數據填報的及時性、準確性和完整性,充分發揮信息系統的功能作用。
18.運用媒體手段和社會力量提高監管效率效能。一是充分借助報紙、電視、網絡等媒體,加強有關法律法規宣貫,開展典型事故案例公開曝光、分析和解讀,總結宣傳各地經驗做法,強化安全知識普及,營造良好氛圍。二是創新監管方式,按照“市場引導、政府推動、社會參與、企業自主”的方針,探索引導“第三方”參與安全監管。充分發揮技術支撐單位和行業協會作用,積極調動有關技術機構和安全專家的積極性。三是通過政府搭臺、企業唱戲、互動交流、選樹典型等形式,形成比學趕幫的氛圍,提升地區整體安全生產水平。四是加強部門、地區間協作,形成監管合力,推動重點工作落實。
六、繼續加強事故查處和宣傳教育工作
19.嚴肅事故查處和責任追究。一是加強事故跟蹤督辦,深入查找事故原因并追蹤溯源,各級安全監管部門要對違法行為和發生死亡事故的企業依法從重處罰,對發生死亡事故的經濟處罰一律按上限嚴厲處罰,對重大事故隱患查而不治、違法行為查而不糾的行為要追究有關部門的監管責任。二是認真貫徹落實《安全生產法》及最高法最高檢《關于辦理危害生產安全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加大對事故企業法人代表、實際控制人、有關管理人員的責任追究力度。
20.深入開展安全生產警示教育。一是及時發布較大以上事故基本情況,對典型事故要制作警示教育片,運用電視、報刊、網絡等多種媒體,及時發布事故警示信息及安全提醒,提高企業和群眾的風險防范意識。二是繼續做好每月警示,在總局政府網站制作事故警示專欄。加大危險化學品、煙花爆竹安全宣傳工作力度,引導廣大群眾自覺抵制并積極舉報各種違法行為。
21.加強基層監管人員培訓力度和探索企業安全管理人才培養新模式。一是組織開展危險化學品重點地區、重點企業安全監管人員專項培訓和相關國家標準等方面的專題培訓,重點對法律法規、監管方式方法、強制性標準等進行培訓,推動基層提升監管水平。二是會同教育部,組織開展重點省份落實教育部、安全監管總局《關于加強化工安全人才培養工作的指導意見》(教高〔2014〕4號)情況專項督查,持續加強復合型化工安全管理人才培養。
22.加大調研督導力度,推動重點工作落實。一是以調研督導、專項檢查、召開片會等形式,宣貫有關重點工作部署,督促重點工作在基層的落實。二是建立情況通報制度,定期通報專項整治等重點工作進展情況,及時宣傳好經驗好做法,督促工作進展遲緩、不均衡的地區加快推進。三是對事故多發地區和企業,及時進行約談,開展專項督導。(來源:國家安全監管總局)
中國電石工業協會 版權所有 京ICP備19004746號-1
電子郵箱:ccia00@126.com 電 話:(010)84885707 ,84885830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亞運村安慧里 4 區 16 號樓501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