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石網訊:
十三五期間,國家對各行各業加大環保力度,化工行業污染較大,必將是重點整治行業之一,化工行業通過去庫存、化解過剩產能等措施來減少污染物的排放。同時,國家不斷推出新政,化工行業積極響應新政的號召,通過此舉,共同治理環境污染問題。京津冀一體化在加強經濟建設的同時,加強了環保治理的力度,影響環境或與霧霾有關的企業均要實行搬遷,化工涂料產業的下游汽車廠、家具廠、鋼結構廠等均實行了嚴格的環保政策和高于國家標準的地方標準,相關的企業很難達到排放標準,只能選擇搬離京津冀地區。不難發現,京津冀的發展是國家發展的重點區域,北京市出臺了嚴格的政策,重點監控地區環保。
9月26日,北京市安全監管局公布《北京市“十三五”時期安全生產規劃》(簡稱《規劃》),《規劃》重點指出,80家危化品企業三年內將退出北京,引起了相關人士的廣泛關注,據了解,北京市有儲存危化品的經營企業共181家(不含加油站和油庫),其中80多家企業有退出意向,目前有38家相關企業完成了退出北京的工作,包括通州、大興、昌平及懷柔,2016年計劃再退出20余家,未來兩年退出剩下的20余家。這些企業經營范圍主要是化工原料及工業氣體。
此外,《規劃》指出,有部分危化品在五環內使用。目前,北京市正研究五環以內允許使用的滿足城市運行需求的危化品正面清單,包括成品油、醫用氣體、化學試劑等。屆時,將只允許指定清單范圍內的危險化學品在五環內使用。可見,十三五期間,北京市將繼續加強對危化品使用的監管。
同時,規劃中提到,未來,京津冀將建立跨區域領域的聯合執法機制。主要針對危化品運輸、新機場建設等,北京市安監局將赴津、冀兩地進行實地調研,了解當地安全生產工作情況。
危化品企業生產規定
眾所周知,危化品安全事故時有發生,且事故對企業和人造成的危害很大,如何將事故降低到最小程度,取決于企業本身的安全管理,以下內容是關于危化品企業生產規定的重要內容(摘自于網絡):
1)、必須依法設立、證照齊全有效
依法設立是要求:企業的設立應當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和當地產業結構規劃;企業的選址應當符合當地城鄉規劃;新建化工企業必須按照有關規定進入化工園區(或集中區),必須經過正規設計、必須裝備自動監控系統及必要的安全儀表系統,周邊距離不足和城區內的化工企業要搬遷進入化工園區。
證照齊全主要是指各種企業安全許可證照,包括建設項目“三同時”審查和各類相應的安全許可證不僅要齊全,還要確保在有效期內。
依法設立是企業安全生產的首要條件和前提保障。安全生產行政審批是危險化學品企業準入的首要關口,是檢查企業是否具備基本安全生產條件的重要環節,是安全監管部門強化安全生產監管的重要行政手段。而非法生產行為一直是引發事故,特別是較大以上群死群傷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
2)、必須建立健全并嚴格落實全員安全生產責任制,嚴格執行領導帶班值班制度
安全生產責任制是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的重要制度,建立健全并嚴格落實全員安全生產責任制,是企業加強安全管理的重要基礎。嚴格領導帶班值班制度是強化企業領導安全生產責任意識、及時掌握安全生產動態的重要途徑,是及時應對突發事件的重要保障。
安全生產責任制不健全、不落實,領導帶班值班制度執行不嚴格往往是事故發生的首要潛在因素。
3)、必須確保從業人員符合錄用條件并培訓合格,依法持證上崗
化工生產、儲存、使用過程中涉及到品種繁多、特性各異的危險化學品,涉及復雜多樣的工藝技術、設備、儀表、電氣等設施。特別是近年來,化工生產呈現出裝置大型化、集約化的發展,對從業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從業人員的良好素質是化工企業實現安全生產必須具備的基礎條件。只有經過嚴格的培訓,掌握生產工藝及設備操作技能、熟知本崗位存在的安全隱患及防范措施、需要取證的崗位依法取證后,才能承擔并完成自己的本職工作,保證自身和裝置的安全。
不符合錄用條件、不具備相關知識和技能、不持證上崗的“三不”人員從事化工生產極易發生事故。
4)、必須嚴格管控重大危險源,嚴格變更管理,遇險科學施救
嚴格管控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是有效預防、遏制重特大事故的重要途徑和基礎性、長效性措施。
變更管理是指對人員、工作過程、工作程序、技術、設施等永久性或暫時性的變化進行有計劃的控制,確保變更帶來的危害得到充分識別,風險得到有效控制。變更按內容分為工藝技術變更、設備設施變更和管理變更等。變更管理在我國化工企業安全管理中是薄弱環節。發生變更時,如果未對風險進行分析并采取安全措施,就極易形成重大事故隱患,甚至造成事故。
在作業遇險時,不能保證自身安全的情況下盲目施救,往往會使事故擴大,造成施救者受到傷害甚至死亡。
5)、必須按照《危險化學品企業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實施導則》要求排查治理隱患
隱患是事故的根源。排查治理隱患,是安全生產工作的最基本任務,是預防和減少事故的最有效手段,也是安全生產的重要基礎性工作。
《危險化學品企業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實施導則》對企業建立并不斷完善隱患排查體制機制、制定完善管理制度、扎實開展隱患排查治理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和細致的規定。隱患排查走過場、隱患消除不及時,都可能成為事故的誘因。
6)、嚴禁設備設施帶病運行和未經審批停用報警聯鎖系統
設備、設施是化工生產的基礎,設備、設施帶病運行是事故的主要根源之一。
報警聯鎖系統是規范危險化學品企業安全生產管理、降低安全風險、保證裝置的平穩運行、安全生產的有效手段,是防止事故發生的重要措施,也是提升企業本質安全水平的有效途徑。未經審批、隨意停用報警聯鎖系統會給安全生產造成極大的隱患。
7)、嚴禁可燃和有毒氣體泄漏等報警系統處于非正常狀態
可燃氣體和有毒氣體泄漏等報警系統是可燃有毒氣體泄漏的重要預警手段。可燃和有毒氣體含量超出安全規定要求但不能被檢測出時,極易發生事故。
8)、嚴禁未經審批進行動火、進入受限空間、高處、吊裝、臨時用電、動土、檢維修、盲板抽堵等作業
化工企業動火、進入受限空間、高處、吊裝、臨時用電、動土、檢維修、盲板抽堵等作業均具有很大的風險。
嚴格八大作業的安全管理,就是要審查作業過程中風險是否分析全面,確認作業條件是否具備、安全措施是否足夠并落實,相關人員是否按要求現場確認、簽字。同時,必須加強作業過程監督,作業過程中必須有監護人進行現場監護。作業過程中因審批制度不完善、執行不到位導致的人身傷亡的事故時有發生。
9)、嚴禁違章指揮和強令他人冒險作業
違章指揮,往往會造成額外的風險,給作業者帶來傷害,甚至是血的教訓,違章指揮和強令他人冒險作業是不顧他人安全的惡劣行為,經常成為事故的誘因。
10)、嚴禁違章作業、脫崗和在崗做與工作無關的事
作業人員在崗期間,若脫崗、酒后上崗,從事與工作無關的事,一旦生產過程中出現異常情況,不能及時發現和處理,往往造成嚴重后果。
危化品運輸有新規
化工物流運輸安全方面存在的問題很多,究其原因,首先,行業準入門檻非常低,難成規模效應;另外,從業人員準入門檻也低,專業素質整體較低。很多貨主單位以低價格把危化品委托給沒有任何資質的物流企業,為了賺取更多的利潤,這些企業在安全上沒有投入,上路以后,安全風險便傳遞給全社會,造成很大的安全隱患。
多年來,國家不斷推出相關政策,治理危化品行業,降低行業風險,今年十三五開局之年,危化品整治工作仍在進行中。在《規劃》中指出,危化品運輸被列為重點行業,危化品運輸到全國各地,會時常途徑高速公路,為了減少超載貨物引來安全事故的發生,因此,高速公路將設超限監測設備。看到這里,卡車司機和危化品企業一定要提高警惕,國家將會持續大力度治理危化品行業,大家一定按照規章制度操作。
北京市將嚴格客運班線審批和監管,合理確定營運線路、車型和時段。完善客貨運輸車輛安全配置標準,提高客貨運輸車輛運行安全性能。同時還將加大道路交通違法行為的查處力度,重點取締無證駕駛、違法超載、超速行駛等嚴重違法行為。
到2020年,北京市將在貨物運輸主通道、重要橋梁入口處、高速公路入口處,設立公路超限檢測站或裝備動(靜)態監測等技術設備,全面禁止超限超載違法運輸車輛進入高速公路,加強治超執法管理。此外,還將加強渣土車輛、危險物品運輸車輛的規范管理,加大監管力度,嚴防違規運輸行駛。
另外,慧聰化工網上周發布了一條新聞《物流運價提升35%對國內化工行業影響頗深》,文中指出,今后6.8米車最多裝10噸,9.6米車(前四后四裝14噸,前四后八裝18噸),13米半掛車最多裝32.5噸!(那種40噸,4.5米高整車的年代將一去不復返)。重要通知9月21號起,13米半掛車減噸,總重不得超49噸,總高不得超4米!運費必定大幅上調,原來總重(55T)-車皮(16.5T)=實際載重(38.5T),以100元/噸為例,運費為3850元/車,現在運費總金額不變,實際載重為:【總重(49T)-車皮(16.5)】*4/4.5=實際載重(28.8T),運費單價為3850元÷28.8T=133.6元。運費單價上調33.6%左右。再加相應增加的稅金,運價起碼漲35%。
物流提價35%,無論對化工行業還是危化品行業都會受到影響,希望企業在生產期間提前制定生產計劃,降低企業的成本。
綜上所述,《規劃》的出臺,利好于危化品企業的管理更加嚴謹、規范,助推行業的健康發展。危化品行業積極響應國家規劃,從而使得危化品行業的污染問題得到有效控制,全面提升綠色安全發展水平。
中國電石工業協會 版權所有 京ICP備19004746號-1
電子郵箱:ccia00@126.com 電 話:(010)84885707 ,84885830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亞運村安慧里 4 區 16 號樓501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