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石網訊:
2022年9月15日,由內蒙古君正化工有限責任公司建設的配套原料碳化鈣(電石)產能置換技術升級改造項目正式在當地工信和科技局備案。該項目總投資超23億元,為238382.89萬元,其中自有資金72958.04 萬元 , 申請銀行貸款165424.85萬元 ,計劃建設起止年限是2022年9月至2023年12月,項目實施地點是內蒙古烏海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烏達產業園。
據介紹,此項目通過產能置換技術升級改造,建設5×81000KVA大型密閉礦熱爐,生產能力為59.8萬噸。生產裝置包含:石灰石原料儲運、蘭炭原料儲運、蘭炭烘干、石灰生產裝置、篩分及上配料系統、電石生產及冷卻、爐氣凈化、爐氣輸送系統等單元,并配套建設空壓制氮車間、循環水站、中央控制室及變配電室、消防設施、事故水池及污水池等輔助公用工程。
值得注意的是,君正化工公司該項目為產能置換技術升級改造項目。
早前,內蒙古烏海市工信局發布了《內蒙古君正化工有限責任公司年產100萬噸可降解塑料綠色環保循環產業鏈配套原料碳化鈣項目產能置換方案(公示)公告》,置換項目包括:烏海市四菱冶煉有限責任公司、烏海市虹飛化工有限責任公司、內蒙古利爾化工有限責任公司、烏海市興達民政福利化工有限責任公司、烏海市陽熔鐵合金有限責任公司、烏海市海鑫化工有限責任公司、烏海市億洋冶煉有限責任公司、烏海市星源冶煉有限責任公司、烏海市明化冶煉有限責任公、烏海市神力硅業有限公司、烏海市地天泰電石廠等。
內蒙古政府已經發布相關文件明確,“十四五”時期,也就是從2021年起,到未來的5年期間,內蒙古自治區不再審批電石、焦炭(蘭炭)、聚氯乙烯(PVC)、合成氨(尿素)、甲醇、乙二醇、燒堿等新增產能項目。同時,把當地三大煤化工產品產能“紅線”劃定為,電石產能控制在1400萬噸左右,焦炭產能控制在6000萬噸左右,PVC產能控制在500萬噸左右。
內蒙古是我國最大的電石生產基地,也是國內電石法聚氯乙烯(PVC)主要產地。內蒙古、新疆、寧夏三地就占到國內電石產量的70%。此外,中國的PVC產能占世界的2/3,內蒙古的PVC產能就占全國產能的1/5。截止2021年底,內蒙古地區在產電石企業總產能大約在1180萬噸左右,占全國有效開工產能約30-40%。
有關負責人告訴內蒙古化工微信公眾號,根據內蒙古自治區《關于確保完成“十四五”能耗雙控目標任務若干保障措施》(內發改環資字〔2021〕209號)和《關于加強全區高耗能、高排放項目準入管理的意見》(內發改環資字〔2021〕262號)及其它相關法律法規和標準要求,內蒙古自治區多家電石企業正在通過減量置換實施技術改造升級。
中國電石工業協會 版權所有 京ICP備19004746號-1
電子郵箱:ccia00@126.com 電 話:(010)84885707 ,84885830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亞運村安慧里 4 區 16 號樓501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