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石網訊:
中流擊水,奮楫著進;人到半山,唯勇者勝。2022年,在“三項機制”持續深化的澎湃浪潮下,北元集團緊跟步伐,率先作為,勇挑重擔,以改革釋能為契機,破難題,激活力,塑優勢,上下同心,全面出擊,從管理精細化、工時市場化、班組建設規范化等多方面落實專業管理,吹響公司改革“集結號”
“咱們維修組機構變動最大,其中電氣維修和工程維修是我們新接手的業務。但只要認清不足,補齊短板,我們PVC裝置維修組的工作一定會越干越好。”業務主管孟瑞在設備運維中心班組機構改革會上打氣道。
2021年底,北元集團化工分公司立足實際,撤銷原“六科室六分廠”組織架構,成立“五大中心”,管理層級、組織機構更加精簡,同時重組業務模塊14個、生產裝置15個,專業化管控優勢愈加凸顯。
PVC裝置維修組在機構改革后,裝置內的電氣維修、工程施工業務全部由維修組負責,電氣維修工、工程業務員需要大費苦心的學習實踐,才能完成維修任務。他們刻苦鉆研,勤奮學習,在一年的時間里見證了“越干越好”。
陳亮亮原為生產運營中心的一名叉車司機,機構改革后,成為一名工程業務員,負責PVC裝置氯乙烯罐區儲罐防腐除銹工程的監護工作。
“叉車司機能干好重大危險源的工程維修工作?”有人質疑。面對質疑,陳亮亮沒有過多言語,而是一頭扎進工作中,不懂就問,不會就學,廢寢忘食,早出晚歸。一分耕耘,一分收獲,他迅速成長為一名優秀的工程監護人,用亮眼的成績回應了別人的質疑。當然,亮眼的還有鼓鼓的“腰包”!
“機構改革倒逼我們成為了更好的自己!”陳亮亮感慨地說道。
一年多來,北元集團涌現出很多“陳亮亮”式的人物,他們或由叉車司機轉變為工程業務員,或是儀表維修工轉變為電氣維修工,雖然轉變了“角色”,但優秀的工作態度一直在延續。
“工時市場化就是維修工作的一把‘測量工具’,用它來衡量每位檢修人員月度維修情況非常合適。混吃混喝、不勞而獲的日子將一去不復返。”電氣管理專員任培會在工時討論會中解釋道。
按勞分配,多勞多得,優績優酬。2022年,公司全面實行檢修隊伍市場化,既激發了檢修隊伍潛力,又提升了檢修效率,還保障了檢修質量,有力增強了企業核心競爭力。
檢修工時市場化運行初期,設備運維中心把所有的檢修項目進行一一細化,全員參與,從維修難易程度、所需時間、工況環境等多方面因素制定了詳細的工時制度。
“‘工時市場化’的施行,讓我干勁十足,這個月我掙了292個工時,設備維修效率明顯提升。”維修工小王激動地說道。
“我這個月才247個工時,跟你比相差了45個工時,下個月我一定好好努力,爭取超過你。”維修工小張揮著拳頭,一臉認真地說道。
不保持前進的姿態,注定無法看到前方的風景。檢修工時市場化的實行,就像給每位檢修人員上了一根發條,讓該公司的檢修面貌得到了質的改變,一舉扭轉了人員拖沓、懈怠的工作作風,工作效率也有了質的提升,實現了檢修從“問題領著人員跑”到“技能保著設備行”的轉變。
2022年,公司全面推行“新班組建設”工作。基層班組積極響應,班員輪流直接參與班組管理,讓新班組建設真正走進每個基層員工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
“更換DN500以上的閥門,是我們班組部分人員在這次大檢修中面臨的難點問題。所以,今天的案例匯智題目為‘超大閥門墊片如何更換’。”班組的案例匯智會上,輪值班長項子義提出了案例匯智議題。
“我們可以引進思維導圖‘魚骨刺圖法’,對更換墊片從‘人’‘機’‘環’等幾個方面入手,更加細致地分析出如何才能使墊片不受到損傷,并拿出針對性措施。”足智多謀的薛以朋提議道。
這個場景,是該公司基層檢修班組開展“新班組建設”過程的一個掠影,他們把案例匯智、學習管理、小清單管理及激勵與微積分等應用工具相互創新結合,喊出了“生產現場就是我們的戰場——亂我設備者,雖難必除”的口號,打造出了適合班組的“三擊”文化,開創出了解決生產難題的攻堅“組合拳”“三步”除患法。這些方法的大膽創新,有效促進了新班組建設與安全生產的完美結合,既提升了創新管理的能力,又解決了生產實際難題。
“切實嘗到了新班組建設的甜頭!”無機靜設備維修組班長曹海潮感慨地說道。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北元集團將始終保持革故鼎新、一往無前的勇氣,始終葆有善于變革、敢于創新的銳氣,為企業高質量發展貢獻最大的力量。(化工分公司 張偉偉)
中國電石工業協會 版權所有 京ICP備19004746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502051034
電子郵箱:ccia00@126.com 電 話:(010)84885707 ,84885830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亞運村安慧里 4 區 16 號樓501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