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石網訊: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等5部門聯合發布《工業重點領域能效標桿水平和基準水平(2023年版)》(下稱《能效水平2023年版》)的通知。
加快節能降碳步伐,加速落后產能出清
《能效水平2023年版》)通知提出拓展重點領域范圍、強化能效水平引領、推動分類改造升級、做好工作統籌銜接、完善相關配套政策等五方面重點工作,進一步擴大工業重點領域節能降碳改造升級范圍。通知指出,對此前明確的煉油、煤制焦炭、煤制甲醇、煤制烯烴、煤制乙二醇、燒堿、純堿、電石、乙烯、對二甲苯、黃磷、合成氨、磷酸一銨、磷酸二銨、水泥熟料、平板玻璃、建筑陶瓷、衛生陶瓷、煉鐵、煉鋼、鐵合金冶煉、銅冶煉、鉛冶煉、鋅冶煉、電解鋁等25個領域,原則上應在2025年底前完成技術改造或淘汰退出;對本次增加的乙二醇,尿素,鈦白粉,聚氯乙烯,精對苯二甲酸,子午線輪胎,工業硅,衛生紙原紙、紙巾原紙,棉、化纖及混紡機織物,針織物、紗線,粘膠短纖維等11個領域,原則上應在2026年底前完成技術改造或淘汰退出。
工業硅,能耗大戶
工業硅是由硅礦石和碳質還原劑在礦熱爐內冶煉成的產品,主要成分為硅元素,是下游光伏材料、有機硅材料、合金材料的主要原料。考慮產業發展情況,《能效水平2023年版》中有色金屬行業新增工業硅的相關能效指標,主要有以下幾方面原因。一是2022年十種常用有色金屬經歷“去汞改硅”的變化,工業硅已成為我國第五大有色金屬品種,在雙碳目標提出后,工業硅作為新能源產業鏈上游最核心的原材料得以迅速發展。在國家“雙碳”戰略目標的推動下,工業硅作為“硅能源”產業的基礎核心原材料,未來發展前景廣闊。二是我國為工業硅生產的主要國家,產能占到全球70%以上。工業硅生產能耗強度和總量較大,從單位產品綜合能耗角度看,綜合能耗約為3500千克標準煤/噸,僅次于鎂冶煉,在十種常用有色金屬中排名第二;從能源消耗總量角度看,能耗總量僅次于電解鋁,同樣排名第二。近年來,隨著工業硅產能產量大幅度增長,工業硅領域能源消耗總量大幅度上升。設定工業硅能效指標對提升行業能效水平,降低碳排放強度,加快推進行業綠色低碳轉型升級,促進有色金屬工業低碳綠色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工業硅的能效基準水平和標桿水平
目前國內工業硅冶煉能耗在2500-3600kgce/t。考慮到各企業還原劑不同導致硅冶煉能耗存在較大差異,結合正在修訂中的《工業硅及鎂冶煉單位產品能源消耗限額(報批稿)》(GB21347)能耗限額等級的1級和3級指標,確定了工業硅的能效基準水平和標桿水平。通知指出,依據能效標桿水平和基準水平,分類實施改造升級。對擬建、在建項目,應對照能效標桿水平建設實施,推動能效水平應提盡提,力爭全面達到標桿水平。對能效介于標桿水平和基準水平之間的存量項目,鼓勵加強綠色低碳工藝技術裝備應用,引導企業應改盡改、應提盡提,帶動全行業加大節能降碳改造力度,提升整體能效水平。對能效低于基準水平的存量項目,各地要明確改造升級和淘汰時限,制定年度改造和淘汰計劃,引導企業有序開展節能降碳技術改造或淘汰退出,在規定時限內將能效改造升級到基準水平以上,對于不能按期改造完畢的項目進行淘汰。據中國有色金屬協會硅業分會統計,截止2022年底,國內工業硅有效產能420萬噸/年,全年產量325萬噸,同比產量增加55萬噸,行業頭部企業集聚效應愈發明顯。《能效水平2023年版》的出臺,將加快工業硅產業實現綠色升級改造,淘汰落后低效產能。
中國電石工業協會 版權所有 京ICP備19004746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502051034
電子郵箱:ccia00@126.com 電 話:(010)84885707 ,84885830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亞運村安慧里 4 區 16 號樓501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