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業的“煙火氣”在企業,企業的活力要看生產線。面對復雜的國內外經濟形勢,大宗原料生產企業該怎么辦?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是北元集團給出的答案。走進北元集團生產廠區,包裝車間的碼垛機器人正將包裝好的SG-5型樹脂靈巧地“抓”起來,“轉身”放在托盤上,經過鏈板線5分鐘的“傳輸”后便可直抵火車站臺,整個過程干凈整潔、智能高效。
“剛完成技術升級改造的生產線不僅能將復檢秤、金屬檢測儀的報警信息實時傳輸保存,還能對產品袋重進行精確控制、精準分析,極大地提升了生產效率、便利了問題溯源。”包裝車間白班班長李文慧興致勃勃地說。
車間里的變化,有科技創新發展的韌性,也有北元人主動應變的理性。圍繞“工業互聯網+危化安全生產”試點建設,公司搭建了“全自動操作、全要素感知、全流程優化、全業務協同、全決策智能”的智能工廠搭建體系,建成基于北斗衛星定位等多種先進技術的人員定位系統,所有進入廠區人員精準定位在1米以內;上線智能運銷系統,所有產品的“產、運、銷、存”實現全鏈條可視化監管;投運供應商管理平臺,采購環境更加透明公正、工作效率大幅躍升。
今年以來,公司面對嚴峻挑戰,堅定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不動搖,持續推動“三品”建設,向業務創新要效率、向精細管理要效益。
近日,一列滿載“北元牌”聚氯乙烯樹脂的火車從錦界直發安康東站,再換集裝箱入江運抵華南地區,標志著公司首趟鐵水聯運“帶托運輸”新模式正式運營……從江鐵聯運,到鐵海直達,再到鐵水聯運“帶托運輸”,該公司持續創新產品外運模式,讓業務創新成為企業“增收”的有力載體。
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以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為代表的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飛速發展,公司持續深化拓展國內外產學研合作,與浙江大學、南開大學、浙江工業大學等國內高校合作開展無汞觸媒工藝應用、電石渣資源化利用研究,與美國孟莫克合作解決了聚氯乙烯生產過程中廢硫酸難處理、新硫酸采購成本高等問題,與瑞士博特合作研究電解槽在運行過程中的電耗壓降。(綜合管理部 白杰杰)
中國電石工業協會 版權所有 京ICP備19004746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502051034
電子郵箱:ccia00@126.com 電 話:(010)84885707 ,84885830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亞運村安慧里 4 區 16 號樓501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