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落實中泰集團關于全面開展“降本增效”有關工作的要求,今年以來,中泰礦冶緊緊圍繞“2+2”產業發展新格局,以“安全穩、質量提、成本降、效益增、形象優”為目標,以制度創新增添降本增效“新活力”,以管理創新促進降本增效“新提升”,以機制創新激發降本增效“新動力”,以方法創新呈現降本增效“新亮點”,公司上下聯動,統籌推進,先算后干,全員參與,降本增效工作取得顯著成效。園區利用內部OA平臺,開設“降本增效”專欄,持續刊發全員壓實工作責任,推動降本增效舉措落實落地,階段性成效成果不斷顯現的專題宣傳報道,積極營造全員參與、持續推進的濃厚氛圍,把“降”字堅持到底,把“增”字落到實處,為完成年度生產經營目標任務,推動公司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電石三車間
電石三車間在“降本”上用心籌劃,通過強化日常管理,完善并嚴格執行巡檢制度,提前察覺并解決設備潛在的問題,有效降低了突發故障導致的維修成本增加;廣泛征集全員的合理化建議并實施,進一步激發了員工參與車間管理和改進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形成了全員關注降本增效、共同為車間發展出謀劃策的良好氛圍。截止目前,已累計收到員工提出合理化建議79條,通過并實施65條,經過不斷的努力,改善了現場工作環境,減輕了員工勞動強度;積極開展修舊利廢和小改小革等活動,將廢舊設備的可用部件進行重新組裝和利用,不但降低了新設備采購成本,還提高了資源的利用率。截至目前,車間修復并二次使用損壞的電機、廢舊圓鋼、廢舊刮板、利用廢舊錐型罐制作自動加糊工具等節省費用34.06萬元。
電石四車間
電石四車間緊緊圍繞公司降本增效專題會議精神,結合生產實際制定車間級降本增效方案,利用車間經濟分析會、黨小組會議、主題黨日等形式,引導員工樹立降本意識,深入挖掘內源潛力,注重技改創新和精益管理,切實提升成本管控能力。積極組織全員開展“五小”創新、黨員技術攻關、合理化建議等活動,收集凈化沉降倉卸灰閥改造、電石爐軌道道岔鋪設鐵板等125條合理化建議。鼓勵黨員參與設備技術創新,深度挖掘員工創新潛力。同時,重點攻克降本增效瓶頸,在工藝管控、修舊利廢等工作上精準發力,最終支部征集降本增效建議44條。其中磐石QC黨小組《減少電石爐煙道清理時間》攻關課題可產生效益432萬元,讓降本增效工作真正落地生根。
電石五車間
在電石生產過程中,高溫、易燃易爆等特性對生產環境的安全防護提出了極高要求,擋火門作為電石車間內重要的防火隔離設施,其性能直接關系到人員安全與生產設備的完好。當前現場所采用的擋火門反應速度遲緩,開關不夠靈敏,一旦出現爐眼噴料的情況,便存在出爐機器人被燙傷的風險。
面對上述問題,電石五車間秉持著解決實際問題、減輕員工負擔、強化安全防線、提高設備使用率、減少檢修成本的堅定信念,歷過反復的攻關、驗證、評估以及改進,針對自動擋火門實施了多次改造。最終,在車間攻關小組的研究決策下,將擋火門由原本的側推式變更為直推式。經此改造,不但確保了其他出爐設備不受干擾,還降低了擋火門的故障率與檢修頻次,真正將降本增效的理念轉化為看得見的成果,實現了安全生產與經濟效益的雙贏。
發電車間
發電車間積極開展“修舊利廢”主題活動,要求職工時刻以主人翁心態對待每項檢維修及保養任務,綜合考量、合理利用每一件材料、每一個配件、每一件勞保用品等,以降低材料消耗、延長工器具使用周期,力求以最小消耗量獲取最大價值效益,實現降本增效的最大化,形成人人關注、全員參與降本增效的良好氛圍。在7月份,發電車間對2號機組凝結泵出口管道加裝放水管線,為創造更好檢修環境的同時節約費用1610元,在1號機組檢修期間發現B給水泵再循環調整門閥體存在缺陷,無法繼續使用,對其進行更換后進行修復留做備用,節省費用5.5萬元。
中國電石工業協會 版權所有 京ICP備19004746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502051034
電子郵箱:ccia00@126.com 電 話:(010)84885707 ,84885830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亞運村安慧里 4 區 16 號樓501室